第四十六章:回忆之二——长大与疏远(2 / 3)
赛全国一等奖总之就是各种各样她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奖项,他全都拿到手软。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徐珈言对于宋眷眷而言,不过就是一个“别人家的小孩”。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亲戚家的哥哥,她小时候有些崇拜他,还腆着脸非要缠着他和自己一起玩。但人家是天才诶!又怎么会愿意带着自己这种普通的小孩儿一起玩呢?所以,小时候他会那么讨厌她,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吧。
这并不能怪徐珈言,只能怪她自己厚脸皮,不懂事,不自量力,不会看人眼色。
小时候,也许宋眷眷和徐珈言曾经熟悉过。可当她不再缠着他以后,他和她之间其实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
就算他们俩一年总要见上那么几次面,但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甚至互相都没有开口说过几句话。
真正再次熟悉起来,是高中以后。
徐珈言意外爆冷没有出国读书,宋眷眷黑马崛起吊车尾考入名校。
两人在久负盛名的静海中学再度相遇。
离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
据说,当时徐成威和木慈女士已经开始帮徐珈言打点留学的各项事宜,甚至多次飞到大海对岸的美帝去各个学校考察。
当他们开始委托在美帝的朋友帮忙看国外的房子时,徐珈言突然不愿意出国了。
没人知道原因,他自己也不肯说,只是非常坚决地告诉所有人,他要继续留在国内读高中,不会再出国留学。
据说,决定要留在国内以后,徐珈言就倔强地很,好说歹说都不听,怎么威逼利诱立场都不动摇,把他的爸爸妈妈气得要死,最后只能不得不随他的心意。
徐成玉跟宋云波说这件事的时候,语气又是责怪又是心疼:“你说我哥哥嫂子怎么想的?珈言那么听话懂事的孩子,非得这么小就把他往国外送。他们自己不心疼,我还心疼呢!珈言不愿意出去也不能怪他,留在这儿挺好的,难道咱们中国就没有好学校吗?”
宋云波倒是非常理性地分析,头头是道地宽慰她:
“这也不能怪成威兄和嫂子。如果他们夫妻俩早有打算,如果珈言这孩子注定是要出国读大学的,那早点出去适应环境也好。毕竟语言和文化环境都完全不一样,留在国内读了高中,将来升学的压力反而会更大。
“再说他们夫妻不是都打算在国外买房陪读吗,既然早已有了让珈言出国的这个打算,那肯定会把他的生活安排妥帖。”
“我看啊,珈言迟早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