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5)
知青力气小, 跟从小干农活儿的庄稼汉比不了。
村里的男人一天能挣十个工分,沈如墨还好,有顾叶临帮衬着, 一天能挣八个工分。
其他知青就惨了, 一天最多六七个,女知青更少, 三四个。
百无一用是书生,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秋收结束后分粮根本吃不饱。
但是知青大院所有人都一起吃饭,粮食都放在一起, 平时做饭都是直接从里面拿。
沈如墨他们一行人到来前,为了粮食分配的事情, 知青大院摩擦不断。
这次秋收完了,有些人工分少,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只分到一点粮食, 吃不了多久。
有些人肯下力气,分的粮食看着还行,这就尴尬了。
有些力气确实小的,帮衬一下倒也罢了。
但是,凭什么人家辛辛苦苦干活儿弄来的粮食, 要养活那些偷奸耍滑的?
要是每次都这样,原先干活儿勤快的那些人也会松懈下来,反正自己累死累活, 都为他人做嫁衣裳,还不如偷偷懒,反正都要饿肚子。
一时间,知青大院又吵开了。
不管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住的屋子,气氛都很紧张。
沈如墨也很头疼,每天早上囫囵吃完饭,就拉着顾叶临躲出去开小灶,不想呆在脑的鸡飞狗跳的知青大院里。
最后吵吵嚷嚷没个决断,只能让那些粮食少的人与大队借粮。
这年头,大队能有多少余粮?
村里人也是东家借完了去西家借,秋收结束把去年欠的粮食还清了,今天继续借。
谁家日子都是这样过的,都是穷闹得。
因此,面对过来借粮的知青们,大队长也很头疼。
潘爱莲感觉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趁着农闲的时候,她找上村长,说想自己做肥皂,拿出去卖了换钱,然后买粮食,让知青自给自足,不给村里添麻烦。
她学的化学专业,对肥皂等东西的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当初在家,闲着没事做,也琢磨着做出来几个肥皂,家里都说好用。
村长一听有门,让她做几块肥皂瞅瞅,要是能行,就朝上面打条子,然后村里弄个小厂,挂上集体的牌子,一起做。
他特意给潘爱莲批了一个小房子,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给她做研究。
潘爱莲说了配方,村长让人去弄,这事儿还没个结论,没有过早宣扬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