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新生活的开始(2 / 3)
门大学问,想要掌握这门学问也没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从实践中得真知了。
“摆摊卖小吃?”俞锦绣点点头,“那咱们卖什么?”
这下俞承光又犯难了,挠挠头,“这我也没想好。”
俞承光的脑袋里只不过是冒出一个雏形而已,他知道什么样的行当能赚钱,却没想过应该依靠什么而赚钱。摆摊卖小吃的利润当然是比租连环画要高得多,可是,摆在哪里?卖些什么?应该要个什么价位?俞承光自问还没想到这么深的层面去。
而俞承光不知道,俞锦绣早就已经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
“现在经济起来了,很多厂子白天忙得不可开交,晚上还得加班。厂子里不是不管饭,但是食堂的那些饭菜不带荤腥,还得自己掏饭票,即便吃一顿的价钱再便宜,时间长了,工友们肚子里没油水,也不干。”
民以食为天,现在的人们倒不会追求食物有多讲究,但到底还是得满足口腹之欲的。俞锦绣吃过不少好东西,但回到二十岁,她仍然觉得陈婉妹做的菜好吃,怎样都吃不厌。既然如此,何不将这样高超的厨艺变现?
“那咱们就选一家厂子,在门口卖饭吃?”俞承光觉得这办法可行,一拍大腿,“好呀,那就让咱妈在家里找几个大铁桶,煮几锅菜,一锅饭,到时候让他们自己来盛!”
“还大铁桶呢!花钱来店里吃饭图的是什么?”俞锦绣没好气地斜了他一眼,却还是耐心地解释道,“到外面吃饭,图的就是一个方便和好吃。人家自己准备碗筷来吃饭,消费的体验就打了一个大折扣,时间一长,人家也嫌麻烦。这些方方面面,都是我们得考虑好的。”
后世的雅城窜起了不少的民营企业,企业规模小,事务却很繁忙。高耸的办公楼里,一层楼层里挤着好几间公司,这样的公司又怎么可能有食堂?于是,一些的便当店就开始成为这些上班族的“饭堂”。
便当店小小一间,倒是干干净净,便当盒里把饭一打,边上的小格子里放一些素菜,再在饭上面搁一大块肉或是香肠,这份饭就卖出去了。荤素搭配,倒不说多好吃,但那是因为后世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搁这会儿,所谓的便当或是盒饭还是个新鲜名词,俞锦绣相信这样的小摊是会有小生意的。
“盒饭?”俞承光盯着俞锦绣瞧,心思却已经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对,就是盒饭。明天早上我们去买点菜,回来再让妈把饭菜做好。等下班了咱们就推着车去卖。第一天也不用准备太多,十几盒就够了,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