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腾云(1 / 4)
接下来的商议便很顺利了, 没人再质疑这张布防图的真假, 攻打朔方城的计划很快成形, 七军调度,用了一整日劳军, 大块的肉料下锅炖煮,稻米和黄粱饭都做得干干的,每个人都发了一个蒸饼,连战马也吃上了豆料, 高级将领的马还有饴糖吃。
林菁混在左平身边,吃得也不差, 因为要上战场,她的亲兵都赶了过来。
“明日我要打头阵, 你们在城墙下方接应我。”
潘良有些担忧地道:“首次攻城, 双方士气不相上下,将军就算艺高人胆大,登上了城墙,身边也没有能够帮扶的人, 太过凶险。”
林菁从来都不是能听进去劝的人,因为在她做决定之前, 已经把来劝服之人所说的一切都考虑到了, 她温言道:“战场何处不是凶险之地,最大的军功, 当然就在最危险的地方。”
军功对所有当兵的人来说,便是长在悬崖上的花, 无论是谁想去摘,都要付出代价和辛劳。
她付不起额外的代价,只能去涉险。
在大昭再次与东突厥开战的时候,她一定要爬到能独当一面的程度,在别人麾下做事实在太麻烦,她要费很多口舌去说服别人,而且她的军功会默认被主将拿走一半。
当然,更重要的是,她想带更多的兵,一千人实在太少,她可是“多多益善”啊。
翌日,所有士兵用过了早饭,这一次打头阵的士兵便被带去了大营外誓师,七军中,左、右厢军全部出动,三万人在各自主将的命令下组成不同的阵型,稍顷,营门大开,步兵推着十八辆巨大的云梯出来。
这些云梯实在太高了,仅仅是主梯部分就有六丈高,主梯之上还有折叠的副梯,巨大的木质骨架和结构注定了不可能有人抬得动,云梯下方是三排车轮,用精钢护 住了底盘,这种庞然大物是大昭近几年研究出来的攻城利器,改造它的人正是林远靖,在他征战南北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衡量的作用。
只是近些年来大昭一直与游牧民族作战,这种云梯一直无用武之地。
据说大昭现存的云梯一共有六十架,为了攻打朔方城和恒安镇,几乎把底牌都亮了出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紧跟在云梯后方的是四辆高达四丈、宽两丈、长三丈的攻城冲车,号“临冲吕公车”,相传是由姜太公吕望发明的攻城利器,用来攻打城池的四大主城门。
接下来是足足两百辆投石车,这种投石车用的石头重量能达到六十斤,被击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