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7)
我,我便信她。”
陆奉叹了口气,世子这般笃信世子妃,虽从夫妻角度来说是好事儿,可也让人挂怀担忧,生怕这是个美人计。
马车中只能听到外面潺潺不息的水声,殷楚手下的侍卫各个安静的像个哑巴,江茗也靠在马车里闭目养神。
飞浮跟在一旁,小声问道:“小姐,后面一直有人跟着咱们呢。一队人,约有二十来个。”
江茗点了点头:“那他们此刻洗干净了,一会儿岂不是还得再洗一次?”
飞浮叹了口气:“其实小姐若想跟着世子去闽州,完全可以走两条路,谁曾想到这里这般危险。”
江茗睁开眼睛,从袖子里抖出一张字条。这是宫里传来的信儿,她同殷楚说过,自己会接一些消息,但具体是什么也没说,殷楚便由着她了。
江茗有时候觉得殷楚对自己实在是太掉以轻心了,倘若自己是萧罗那头的人,怕是殷楚早已经死了。可这般被人信任,总让她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毕竟自己还藏着许多的秘密。
但她不能说,既然是来看真假,那就要看到实处。此刻说出自己的身份,不是真的也要成了真的。
江茗也知道,殷楚是守约之人,否则他早就会识出自己的身份——因为自己早就将这身份告诉他了。
江茗又拿出那张字条看了一眼,上面写着:“粮不济,闽恐有变,慎。”
她深吸了一口气,将字条又收了起来。这字迹她是认识的,是曹昌亲自写的。平日里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其他小线头来做的,这等大事,想来这些小线头并不知情,所以曹昌才亲自落笔。但他用的仍是反写字迹,这样其他人便难以认出。
粮不济,闽州荡寇,前线花费粮草定然颇多。但各州各县都是有粮仓储备的,少则两年起,为何会有粮草不够的情况?
粮草不济,这事情已经传到了靖文帝的耳中。现任闽直督魏风凌手握兵权,乃封疆大吏,又是这等荡寇时期,他动不得。那罪责自然就要落到闽州巡抚洛广川身上。
江茗曾同这洛广川打过交道,知道此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绝非贪赃枉法收受贿赂之人,怎得如此糊涂,竟然粮仓告罄,连前线的粮草都要供应不上?
若是洛广川此人被动,闽州的商船和明目又要重新折腾一遍,新来的官员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性子。洛广川这人虽然不收受贿赂,但但凡与民有益的,他便能顶起来。江茗那些商船年年出海,带动整个闽州经贸,税收也纳的干净,因这洛广川在职,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