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6 / 8)
会心有余悸。可殷楚倒不甚在意,他原本就是命一直悬着的,此刻只是处境看着有些可怖,哪里有宫里那些笑里藏刀的人骇人?
他理了下衣裳,端正坐于台阶之上。
待到季四九从窗户进了木屋,又过了半晌,里面才有个少年的声音传了出来:“阁下不是有事要问吗?既不与人说自己姓甚名谁,可见所问之事牵扯甚广,生怕人听了名姓知道来历,便不见了。”
季四九坐在江茗身旁,一听江茗装着声音说这话,即刻反应过来,原来这世子真的没把名字告诉自己,心机好深!幸好小茶茶也不是省油的灯!
殷楚一听这话,便知道里面是个颇有城府之人,加上这少年音色,他便有九成的把握,这便是那传言中的名公子。
殷楚说道:“在下胤姓,单名一个楚字。敢问足下如何称呼?”
“原是昭南王世子。”小木屋中声音传出:“敝姓名,世子应当听过,自然也是寻着这姓来的,我便无需再多加赘述。”
与聪明人打交道便有两种过程,一来是对方绕的你气馁,你说东,他偏要和你说西,你说马,他偏要和你说驴。另一种则是直接单刀直入直来直往,你想说什么,他都能猜出些许,也无需遮掩,行或不行也都是几句话之中便下定夺。
两者相较之下,自然是更愿意与第二种人打交道。而这名公子的口风,俨然便是第二种人。
殷楚听对方这话显然是知道自己为何而来,便也不再与他兜圈子,直说道:“当下闽州遭瓮寇骚扰不断,朝廷灭寇,但前线军粮不济,殷某这便想些法子借些军粮。”
“所以世子便来找我?”名公子问道。
“是。”殷楚答道。
小木屋中传来一声轻笑,名公子说道:“灭寇、军粮皆是朝廷的事儿,朝廷不拨粮,要世子问到商贾头上,可是要借机抄我的家以充国库?”
殷楚连忙表明立场:“这只是我以个人之名借粮。如今闽州巡抚洛广川领命回京,闽州粮草无以为继,更没有着落。日后殷某也定然会为名公子周转,定然不会让名公子有何损失。”
“话,说的轻松。但真到了那种田地,谁也救不了。”名公子一字一句的说道:“前有乔靳之鉴,不得不防。”
江茗将话说的直接,正是因为她知道对方是殷楚,若是换了他人来借,先不说见或不见,就算见了,定然也是迂回周转,让人听不到话里有半分不敬朝廷、不敬天子之意。
殷楚站起身,虽不知里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