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5)
韩瑞一见到袁珊珊就叫苦, 他也加入了高考大军,以前的日子过得好不自在,现在用他的话来说则是生不如死,只不过老爸老妈盯得紧,不敢不下苦功夫, 再说有这么个小师叔作对照,韩瑞也不好意思荒废度日。
韩母说:“别听他的, 没看多少年轻人盯着这次高考机会,有的人宁愿辞了铁饭碗的工作也要参加高考,十年了, 这机会可是来之不易,现在不拼命将来靠什么?要是他能跟珊珊你一样对中医感兴趣,这些年一直坚持学下来,那我也不管他了。”
韩瑞赶紧闭嘴,他跟袁卫彬见过几次, 倒看对了眼挺合得来, 干脆拉着袁卫彬到一边说悄悄话, 也聊起了学习上的事。韩瑞还是挺佩服袁卫彬的, 比自己年纪小, 只有初中毕业,却在下乡插队的时候仍把高中课程补完了, 回城后也一直没放下, 跟在一位教授身边学习, 很有向他姐看齐的趋势。
看完师父师兄后, 袁珊珊又往回赶,去的时候大包小包,回来的时候也没空着手,两位师兄和师嫂都为她准备了不少吃的用的,袁珊珊也没忘了往许家跑一趟。
因为这段时间居无定所,一直是她单方面给许言森那边写信,所以并不清楚安平县那边的情况,许母倒说了不少,最重要的一点是,许言森在准备高考,她还真担心这个傻儿子一门心思在农村扎根了呢,幸好幸好。
回去路上,袁卫彬也说了不少有关这次高考的事,他和郑学军一起学习时,理科所用的材料除了课本外,就是那一整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姐你不知道,现在这套书外面找疯了,都说这套书是重点参考材料,新华书店刚进了一批书,外面得到消息的人大半夜就在外面排起了老长的队伍,等着第二天早上开门抢书。咱们那套书走的时候不是留给军军了么,知青院里的知青都在找军军借书回去手抄,幸好咱们不缺。”
而且,这几年也把那套书吃透了,袁卫彬有些小得意。
“当然要急了,想想耽误了十年的时间,累积起了多少考生,也许这一年的高考录取率会成为历史上最低的。”可录取率再低,也挡不住城乡那么多年轻人走上这一条路,与其他途径相比,这一条是最好的也是最公平的走出农村的道路,不止是那些下乡插队的知青,还包括那些农村出身的青年,比如罗晓桐。
曾经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可随着座谈会的召开,以及恢复高考消息的公布,知识又重新成了改变命运的重要法宝,知识分子也重新得到大众的重视。
坡头村,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