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斩乱麻(二)(3 / 4)
,崔大郎最开始还有些紧张,后来发现朝臣们也只不过是上奏事情,并没有什么刁难他的意思,这心情便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太子殿下,今年赋税收缴得差不多了,户部这边有总量合计,大部分州郡都有增产,唯有南方靠近长江的几个州郡因着今年春汛有些影响,农户收成不比往年,故此收缴有些困难,户部已经责成那几个州郡尽快收缴,不能拖延,否则一来影响了全面统计,再说备战或者是宫里消耗的银钱也会有短缺。”
崔大郎吃了一惊,农户收成不好还要责成他们交租子?这不是雪上加霜吗?他微微皱眉望了户部尚书一眼:“那几个州郡是确实遭了水灾?不是地方官员故意瞒报?”
户部尚书一愣,这位太子殿下虽然是第一日监国,可说话实在是老练,感觉不像是从庙里持斋了二十年与世隔绝之人。
“太子殿下,瞒报定然不可能,毕竟这个遭灾不是能谎报出来的。”户部尚书捧着朝笏弯了弯腰:“臣再派属下去江南那边调查清楚。”
“不必了,直接到京城的粮肆里找几个老板过来问问便知。”崔大郎摆了摆手:“若是官员有心造假,你派属下去询问,他们自然会将造好的假象端出来,一切都已经做得滴水不漏,若不是亲自接触百姓只怕是难得问出,还不如问问粮肆那些老板,看看有没有从江南那几个州郡调米运来京城的,他们自然知道得清清楚楚,也可以节约时间。”
站在朝堂上的大臣都吃了一惊,这位太子殿下分析事情头头是道,而且说的这个法子也是极好的,颇有头脑。坐在旁边的胡太后看了一眼崔大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若真是遭了水灾,那这几个州郡的赋税可以视灾情严重程度减免。”崔大郎想到有一年北方遭灾,官府依旧威逼家里缴纳赋税,最后他们有时候还得到栖凤山里去找野菜野果来充饥,那段日子过得可真是苦,若不是外祖家里省下粮食来接济自家,只怕会有好几天吃不到一粒米。
“减免赋税?”户部尚书抬起头来:“可是……”
“大人方才不是说这些赋税里有一部分是要用于备战与宫内的消耗?备战不可少,边关将士的月俸,战马的粮草不能少,宫中的消耗是可以减少的,比如说这次册立太子大典,没必要用那么多金银器具,衣裳冠冕能节俭便节俭,孤觉得自己身上这件衣裳已经实在不错,没有必要另外再添置新衣裳。”
“懐瑾!”胡太后坐在一旁低声喊了一句:“需知太子须有太子的威仪,大典时用的吉服如何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