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与权谋 > 第115章

第115章(4 / 5)

帝开始,便私下授意苏州、扬州、泉州等地官员扶植的。想借此给文武百官套上一个枷锁。

可实行并不顺利,圣旨一下,各地官员谁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便不了了之,直到献宗皇帝驾崩,这件事都一直被搁置着。

第一个捡起来这件事的是王国舅,王国舅堂姐是献宗皇帝的皇后。与和景帝后不同是,献宗帝后很是恩爱,恩爱到献宗帝驾崩后,王皇后悲痛欲绝,直接跟着去了。

王家因此很生气,教育现任王皇后时,便有些偏颇。只可惜偏的太厉害,以至于这个王皇后进宫后,根本没把住和景帝的心,到让郑贵妃占了上风。王家也因此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废后。

言归正传,前王皇后知道献宗皇帝未成的计划,一直有些不甘心。便向王家透露过这件事,希望王家能把这件事办成。

王家上下都很激动,谁都明白办成这件事的意义有多大。如果能挟制文武百官,届时王家可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只可惜此事庞大,非经久历年不得成事。

一直监督王家动静的郑贵妃得知此事后,便授意哥哥郑乾,即宣武大将军关山月也去插手此事。决不能让王家因此获利,再不济,郑家也要分一杯羹。

郑、王两家,拼劲全力去做。到也颇见成效,‘扬州瘦马’颇具规模,经过十八年的**。各官员府中的‘眼线’也按插的差不多。

只可惜一山难容二虎,何况还是水火不相容的郑、王两家。

十八年,谭宗贤敏锐的察觉到这个时间点。他有一个大胆的假想,如果,当年那五艘船的货,是被郑、王两家,拿去培养‘扬州瘦马’呢?

连懵懂无知的章年卿都知道,那时候朝堂上下缺钱。

和景十二年,和景帝正值青年,精神充沛,四肢有力。苗将军出战前,在此十年间大魏都无战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何以致缺钱至此?

原先,谭宗贤以为是打仗太劳民伤财,国家负担不起。现在看来,若是有人在国难的时候,搬空国库,趁机扶持私欲,也许更能解释的通。

谭宗贤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郑贵妃和王国舅在国难的时候发国难财。但沉船是假的,他比谁都明白。如果不是刘宗光指使的,还有谁能吞下那五艘船?

无论如何,谭宗贤都不愿意不看到官养**的继续培养下去。

于公,为了江山社稷,为那些因缺钱缺粮冤死的将士。于私,为了无辜背锅的李威,一生正直不阿的父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