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4 / 4)
八年时,大魏共有二百四十五个县产矿,矿产一千多处。每年官营产矿两万吨,各地私营林林总总有三万吨。
迄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冯俏无法估量增进有多少。但,想来也是不多的。天德哥说过,冶铁之技很难,目前只有大魏和临近的几个小国掌握。洋人是一窍不通的,之前出洋的铁锅、铁器都备受欢迎。
冯俏揪着章年卿袖子,急急问,“现在户部和吏部不是在查铁矿去向吗。陈伏上哪弄那么多矿给外公。大魏每年才产五万吨,泉州铁矿十年不出也攒不了这么多矿。”冯俏急的上火,有些口不择言,好半天才抓住重点。慢慢道:“户部查到外公头上怎么办?”
虽说这件案子是户部和吏部合办,可吏部查的不过只是官营铁矿的一应官员。说到底,涉及钱的事都是户部的管。
令人微妙的是,市面上大量失踪的铁矿,除了和钱有关,和兵器也有关。铁矿能打锅、铲,也能打兵器,能打盔甲。
章年卿有理由相信,从开泰七年起,市面上渐渐减少的铁矿。绝不是有人拿去打生活用具。
开泰七年是’立太子之争‘的初始年。
章年卿隐隐有些不安,陶金海能向陈伏买矿,是因为市面上矿产大量骤减,陶金海藏不住了。章年卿也是这时候才知道,比起他养乌蓬帮,刘宗光养水贼。陶金海胆子更大,他在周流山囤私兵。连士兵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是陶金海私养的。
之前才采办这些,陶金海总是一分为二,瞒天过海。这次是实在没辙了,又恰好章年卿掌着矿务。才找到章年卿头上。
章年卿和陶金海都没想到的是,陈伏不声不吭,自己一个人把这件事办了。不仅办好,办的漂漂亮亮。还……先斩后奏。
只是,如果先前市面上流失的矿不是陶金海买的,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