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6)
的,但好歹也为嬷嬷打算好了。母亲当年留给我二十间红绣织造坊做我的嫁妆,如今我将东门那三间给嬷嬷养老用,剩下的十七间都留给婉云当她的嫁妆。虽说云儿被母亲收进院子,认作嫡亲的小姐养大,可她毕竟是从姨娘肚子里爬出来的,不是正牌的嫡出小姐,虽说我不在意云儿的身份,但是将来出嫁了,她这身份怕是要让婆家给她难堪了。我这做姐姐的不能护着她了,唯有为她准备的周全些,将来她出嫁了日子也会好过些。”
“小姐!”刘嬷嬷抱着候婉心大哭起来。主仆两人哭做一团,浑然不知门口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俏丽娇小的身影,在听见“红绣织造坊”几个字时,身子压抑不住狂喜的颤了颤。
“红绣织造坊”是太太的陪嫁,太太去世前将绣坊留给了自己的女儿候婉心。太太是江南织造总督唯一的女儿,彼时老爷还不是安国候,只不过是个六品校尉,太太带的嫁妆丰厚的让整个军营的武将都羡慕的眼红。加上太太极为聪明,靠着从娘家学来的经营手段和娘家的路子,将这织造坊开遍了天朝,鼎盛时期可谓日进斗金,堪比聚宝盆。而候老爷更是凭借夫人的财力支持,一路青云直上,坐到如今安国候的位置上。
彼时坊间皆知,得一间“红绣织造坊”可保三代衣食无忧。此时太太虽然去了多年,但是“红绣织造坊”经营却并未因为主母的故去而受多大影响。如今婉心如此大手笔的将十七间“红绣织造坊”都留给一个庶出的妹妹,可见这个妹妹在她心中有多少的分量。
主仆二人哭了一阵,刘嬷嬷听见红木大门吱吱作响,回头一看,一个身着粉色锦衣,挽着双髻的少女。少女怀抱一束开的正艳的桃花,一只脚正进门,依着门站着,眼角漾着水花儿。
刘嬷嬷擦了擦眼泪,整了衣衫站起来冲少女规规矩矩行礼,唤了声:“三小姐。”
安国侯家三小姐候婉云,举国皆知的第一才女。
四岁能作诗,一首《咏鹅》轰动京城。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圣上听闻此诗后龙心大悦,称赞其才情。后这首《咏鹅》又被圣上钦点编入幼儿教化开蒙的读物。如今这朗朗天朝,就连三岁稚子也能奶声奶气的背出那首“鹅,鹅,鹅”
七岁,太后六十大寿,适逢腊月时节,安国侯家三小姐候婉云又做出一首《咏梅》,震惊世人。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