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5)(17 / 23)
不太高兴:“就算是为了应付顾家那边,也不用给婧娴找这么一个三大五粗的野人吧?”
江婧慧凑到江婧娴耳边感叹:“天哪,长的好高啊,比我爹还高出来一头,比你都搞出来差不多一半了,将来你们成亲,这么大的个子,这么小的个子,站在一起都差好多的啊。”
江婧娴翻个白眼:“我才十三,还能继续长呢,你看你现在不都比我高一头吗?我要再比你高点儿,就不会差太多了。”
二夫人摇摇头:“虽说长的五大三粗的,但心细体贴,大嫂你也知道,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要找个脾气好,能包容婧娴的,靖阳很不错。”
大夫人翻个白眼:“算了,我就不当坏人了,反正我说什么你也没听过,什么时候定亲?”
“等婧娴及笄了再定。”二夫人赶忙说道,笑眯眯的给大夫人夹菜:“我知道大嫂是为了我们好,多谢大嫂往日的辛苦劳累了,将来啊,婧娴他们肯定也会孝敬大嫂的。”
江婧娴笑嘻嘻的点头:“是啊,大伯母你就放心吧,我肯定和大姐一样孝顺你的,大伯母你最喜欢吃的鱼!”
大夫人看看碗里多出来的鱼肉,撇撇嘴,低头吃,反正二房已经决定好了,她说再多也是白费功夫,有那力气,不如多吃点儿。
外面说是其乐融融,不如说是有点儿尴尬。江家一屋子的读书人,从大老爷到最小的明哥儿,谈论个四书五经,他们能讨论一天不觉得累。可偏偏,林靖阳是八岁就自己摸去了边疆,就算是跟在许将军身边念了几天书,看的也多是兵书一类的四书五经也就知道个名字。
先是大老爷起了个话头,说起了明年的春闱。林靖阳听了半天很茫然,完全不知道破题是什么意思。接着二老爷替自家女婿解围,说起了朝堂上的事情。
于是,大老爷用了几个典故,用历史上的事迹暗示了一下,林靖阳又迷茫了,这里面到底是谁对应谁?
老一辈没办法了,只好指望他们年轻人多点儿共同点。于是,德哥儿开始说京城最近的变化,因为要春闱了,各地的读书人陆陆续续的赶过来,今儿有文会,明儿有诗会,后天有书法大赛。
林靖阳绷着一张脸,那群书生,腻腻歪歪,最是烦人了。于是,话题又冷下来了,明哥儿年纪小,左右看看,没人说话了,也不敢开口了。
饭桌上一片安静,最后,还是老太太出马了:“林家那边的事情,你打算如何解决?你说是要入赘,那边的族谱什么的,都已经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