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十月(3 / 4)
在“如何”弄了个顾问的闲职,每月有一份固定津贴,虽然不能和正式工资比,但也足够姚家姆妈闲来打打牙祭。
这就是做人。
所以不管是史培军领衔的“培优”,还是何献华领衔的“如何”,都甚少有职工离职。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个企业的温暖。这温暖,其实是何小曼的温度。
不过,何小曼不仅有温度,还有高度。
“三叔,你这总经理,还缺点儿什么。”
“缺什么?”何献华不解,“皮夹克一时还穿不上,天气还不够冷啊。”
“噗!不是皮夹克。”何小曼被逗笑。
“那是什么?”
“三叔要想当个真正有份量的总经理,要充电。”何小曼拿了一张表格,“知道我们市里刚成立的J省理工学院吗?这是他们的工商管理课程,我帮你报了名。”
“哟,这是要让我也当大学生?”何献华喜滋滋地接过表格,“理工学院我知道啊,市里天天宣传,惠惠也想去进修呢。”
J省理工学院是C州原有的几个大学——比如商学院、医科专修学院、师范学院、轻工学院和交通运输专科学校等几个学院合并而来。也是丁佐民上任C州市长后的一个大动作。
对于这点,何小曼是相当佩服丁佐民的魄力。一个城市如果不重教育,这个城市就必定是虚浮的、是瘸腿的。这样的整合,领先于周边城市,让C州提前成为J省除了省会之外,第二个拥有大体量高质量综合性高校的城市。
丁佐民在城市定位上,初现野心。
但是,何小曼帮何献华报名,却跟丁佐民没什么关系。虽然在特贸会上,她和丁佐民有一次友好的会面,但回到C州之后,二人并没有后续接触。
何小曼知道,要让一个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相当的能力,这能力不是八面玲珑,也不是巧舌如簧,而是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和强大的管理能力。
何献华文化程度不够高,他必须进修。
对此,何献华倒也很接受,毕竟“何总”也需要底气。他喜滋滋:“我帮惠惠也报一个,我们一起去。”
这个很好,所谓携手共进,当如是啊。
而且,就何献华的文化知识水平,怕是一开始会有些吃力,能有罗惠惠一起学,也能带领他提高,真是再好不过。
望着何家如此蒸蒸日上,隔壁的凌家心情那是相当复杂。
不过,他家内心戏再多,也没人会在意。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