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3 / 6)
吕老夫人没有告诉她的是,长子从京城来信说,安平侯府如今在京城名声很不好。寇家已经有一个姑娘嫁到安平侯府了,没有必要再嫁一个过去。妍姐儿长得好,完全可以嫁到更好的人家,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寇家在京城站稳脚跟。
不光妍姐儿,莹姐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还有寇家在京城读书的几个哥儿,也到了说亲的年纪。
结亲,结的是两姓之好,长子如今已经是三品大员,若能结得有利的姻亲,借势而上,说不他们寇家还真的能出一个名垂史册的宰辅之人。
吕老夫人看看女儿,又想了想在京城做官的儿子,心里的天平到底歪向儿子那边。
************
自打永昌候老夫人的病好了之后,关毅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到了寇彤了。他虽然没有见到寇彤,但是却一直关注着寇彤的动向,他自然知道寇彤从锦绣路搬到了东升楼大街的芳草巷。
芳草巷离安平侯府不过隔了几个巷子,这附近住的皆是安平侯府的门人或下人,关毅这几日在附近转了几圈,也没有见到寇彤的身影。
芳草巷靠近东升楼大街,离永昌侯府非常近,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寇彤她们住的院子小巧玲珑,不过一进。正房一明两暗共三间,正房对面是三间倒座房,左边是两间厢房,右边是一间厨房。厨房前面是一口水井。
房子里面的家具都是现成的,皆是七八成新左右,寇彤本来打算搬过来就添置新家具,这样看来倒是什么都不用添了。
她们搬来的当天下午,就有隔壁邻居上门才问候。寇彤这才知道,她们住的院子是永昌侯府的产业。
这下子,她心中更踏实了!
住的地方解决了,下一步她要想办法在开一家医馆。以她现在这个年纪,她就算是开了医馆,别人恐怕也不敢请她医治。而且她年纪一天一天大了起来,再出去出诊恐怕母亲也不愿意了。
她要开个医馆,请一个老大夫来坐堂。而她却不出诊,如果老大夫遇到实在治不好的疑难杂症,她才出面救治。这样一次、两次恐怕不能取信于人,但是次数多了,一传十、十传百,她的名气渐渐也会起来的。
而且有许多有病的人都是妇人,妇人那些在寻常大夫面前羞于启齿的问题,到了她这里应该能放得开,她只要治好几个妇人,时间久了,也会有人愿意找她看病的。
她需要挣钱,需要用自己的手,给自己挣下家资,让自己足以在南京城安身立命。
上次永昌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