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意千欢 > 第32章 安平(二更)

第32章 安平(二更)(2 / 5)

按照程阁老的建议下旨。

他也是在官场行走过的人,怎么不知道,周家有着百余年的根基,周家老祖宗是能名留青史的有功之臣。

而且,他到底是没在行程中出任何岔子,落在外人眼里,怕是连虚惊一场都算不上。

综上种种,皇帝就算看在周家老祖宗的情面上,也要网开一面。

最关键的是,在内阁分量最重的程阁老出面讲情——这是周家现在的根基。

皇帝准奏,随后却加上一条:“周益安的世子头衔,暂且搁置,两年后观后效。若到时候毫无建树,周家的荣华,不如另选贤才承袭。”

周国公面如土色,却还要诚惶诚恐地谢恩。

到底,皇帝还是罚得太重了些。对他辞去官职一事,一点儿惋惜之情都不曾流露。他就那么不中用么?

最要命的就是对益安的发落。两年,那么久的时间,益安又是那样莽撞的性子,如何能担保不出差错?

·

薇珑听完周家一事原委,沉默良久。

德妃那件事还没查出着落,又多了一个程阁老。

也怪她,交给吴槐的事情太多,他几头忙着,进展就慢下来。

如果她的推测没错,德妃讲情是因为唆使周国公在先,程阁老讲情则是因为周夫人相请。

应该就是这样。

如果程阁老一早就与周家一个鼻孔出气,德妃根本不需出面。嫔妃在皇帝面前,上演的只能是诉苦、哭闹一场,多说一句别的就是干政。

周家这夫妻两个,唱的这种戏,着实叫人费解。

不管怎样,这结果比她预料的稍微好一点儿。到这地步,她只能这样宽慰自己。

薇珑心里有太多的谜团,本能地觉得唐修衡知道,但是不方便跟她说。

她亲自备好笔墨纸,把自己关在梧桐书斋,给他写了一封信。

信有三页之多。

她先是询问唐太夫人过得如何,担心近日事情繁多累到。

其次,她问他这些日子情形如何,能否给她寻找医书,多多益善——她想寻访郎中的心思,压了下来,刚定亲就去寻医问药,万一让人看到,以为她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疾就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最后,历数她心里的种种疑问,盼他能够把知道的全部告知。

写完之后,薇珑来来回回检查了好几遍,让自己忽略掉几个写得不够好的字,把信纸折叠起来。

要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