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恰逢雨连天 > 164.一六三章

164.一六三章(4 / 6)

丛丛。

这样的案子平日都该由京师衙门经手,怎么这一桩直接走了刑部?

她问道:“你曾在衙门当值,该晓得你这事闹不到刑部去,就不曾起疑?”

张奎道:“我问过呀,那些天杀的狱卒哪能跟我这样的人废话?”

苏晋又问:“你可记得你去乱葬岗究竟是哪一日?”

张奎细想了一想,道:“我记得,四月初七!那日是我老丈人的寿辰,我想扒了那玉坠子给他祝寿。”

晁清失踪的日子,是四月初九。

苏晋一时怔住,她终于在千丝万缕的琐碎里找出一丝隐约可见的线头。

刑部载录,死去的女子是寻月楼的头牌宁嫣儿。

许元喆曾与他说,晁清失踪前,独自一人去过烟花水坊之地。

苏晋又问道:“你可能证明你所言属实。”

张奎苦起一张脸:“不能。”但他忽又道,“我将那扒下来的玉坠子藏在了刑部牢里一个墙缝中,等闲不会叫人发现,苏官人可命人寻来。”他再想了想,亟亟道:“我知道那玉坠子并不能为我洗脱冤情,但至少能证明我的确为求财,没有贪图美色,更不想害命。”

苏晋听了这话,又为难起来,她不过一名知事,如何闯到刑部大牢去找证据?

朱南羡杵在一旁听了半日,总算又轮到自己派上用场,于是咳了一声道:“苏知事若觉得分身乏术,本王可先命人追查此事。”

又怕苏晋不放心,毛遂自荐:“既有冤情,查查也是好的,本王会时时盯着,有任何进展,立刻命人知会你,全由你来拿主意。”

她的祖父是当世大儒,胸怀经天纬地之才学,也有洞悉世事之明达。

后来景元帝当真得了江山,曾三拜其为相,祖父或出任二三年,最终致仕归隐。

苏晋记得,祖父曾说:“自古君权相权两相制衡,有人可相交于患难,却不能共生于荣权,朱景元生性多疑,屠戮成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看来这古今以来的‘相患’要变成‘相祸’了。”

后来果然如她祖父所言,景元帝连诛当朝两任宰相,废中书省,勒令后世不再立相。

那场血流漂杵的浩劫牵连复杂,连苏晋早已致仕的祖父都未曾躲过。

苏晋记得那一年,当自己躲在尸腐味极重的草垛子里,外头的杀戮声化作变徵之音流入脑海,竟令她回想起青花瓷瓶碎裂的情形。

彼时她怕祖父伤心,花了一日一夜将瓷瓶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