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铁血中唐 > 第两百一十七章 标点符号惹众人

第两百一十七章 标点符号惹众人(3 / 4)

,连一直未开口的颜真卿也抢着问:

“朝朝皆将教化百姓当成头等大事,只是这件事太难了,我等不比先辈聪明,实在没什么好法子。何将军要是真有办法,其功德不在造纸之下。无论有什么方法尽可说出,我们慢慢商量。”

“其实这方法也不是我第一个想出来的,我不敢居功。”他留了些余地,将想像空间留给众人:

“我大唐以前印刷术落后,纸张造价不低,朝廷进奏院及各道州所办邸报,也仅限于官方赏读。如今这些问题就快得到解决,要是在民间也能办属于他们的邸报,那样的流通渠道可以覆盖全国。大家觉得这事若成,能不能大大提高百姓的认知?”

唐初已经有了官方报纸,何浩然在以前就知道。只是由于他说的两个原因,邸报上只记录了一些朝廷颁布的大事,不可能记录其它东西。在场的全是文人,脑子好不好不说,这种比较专业的东西他们一想就能想明白,震惊过后就是一激动的议论:

“这个方法太好了,天下值得记录的东西太多,圣人之言也可以记录其中,以开民智。”

“不比在学堂差多少,流通性远远非学堂可比,就算是农夫民妇也可方便看到,这样可以大大促进百姓识字习文。”

众学子议论半天,几个大儒才插嘴进来,姓郑的大儒说:

“此方法的确非常好,准民间自行创办,只要不超出律法言论,不违圣人言,可以恰当放开。比起教化百姓,那些风险值得一冒。”

没人提出反对,出于小心,张延赏提议:

“可以先由朝廷承办,如果可行,再许民间自行创办。只是我有些担心,印刷术再好,纸张也便宜很多,始终要些银两才能买到。如今天下百姓并不富裕,真正买得起,或是愿意买的平民又有多少?”

问题推给何浩然,一时间他想得很多,说出一番很现实的话:

“此报如果由朝廷办,在不亏本的前提下,是要些钱才能买到。但可以改变,印刷纸张成本并不高,只是其中的润笔费不少,主要想办法解决收录稿件人的费用。”

大家都听得懂他的话,几个大儒皱了皱眉,郑大人说:

“教化于民,岂能要什么润笔费?何将军只需想办法降低成本即可。”

“润笔费就不用再谈了,”孔望大嘴一张,将国子监众人的报酬拿掉:

“我国子监官员学子不少,每年就算一人一篇,也差不多够了。就算以后邸报由民间创办,文章也出自于天下文士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