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三章 朝堂上的反应(2 / 4)
几人一脸笑容,上官进堂说:
“我洛阳的商报明日就刊发,并在卫兄那座园里举行庆典。这方面的人才都已经准备齐,得将军之惠,昨日就将印刷机运到。比官方办的东都日报还要早,东都日报后天才开始刊发。”
印刷机研制出来,在何府周边的民房几乎全都改成客栈。不少地方在京城等待之人,以为近水楼台,都在那里吃住等待。上次何浩然写了封信,他们优先得到印刷机。那东西也不太便宜,一台要四千两,各种成本加起来,不过四五百两。就这样也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
大家说了一会政事,上官进堂说出一事:
“义王府派出不少人到各地,我听说他们要联系全国各地的王侯对付将军。将军你看我们要不要联系一些人?”
“不用了,”他早就猜对对方会这样做,硬的不行,只能通过其它手段。
“圣旨应该在明日就能到达洛阳,是福是祸到时自然知道。大家放心,商盟不是哪一个的,属于我大唐所有商人,谁也不能阻止。至于那些王侯暂时不用管?无论王侯平民,皆要讲个理字。我问心无愧,不用怕任何人。”
……
“皇上,苏州、杭州、常州、湖州二十八家丝纺联名上书,要求联合创办锦报。”一位身穿红袍、长相清瘦的的中年文官站出来奏事。向皇上奏事并不一定要上书,可托地方官员代为上奏。
此时李豫的心不知飞到哪里,见他好一会没开口,卢杞站出来:
“他们这几地都有商报,何必再要办什么锦报,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再说朝廷现在只答应官方和商盟,并未答应民间办报。”
中年文官平静地说:“我江南东道商家甚多,只凭商报太杂了些。他们想从商报独立出来,这不但方便他们,对商报也不是坏事。”
这些官员的智商自不用说,反正对自己没影响,大家一时全都沉默,等待皇上圣裁。李豫基本上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心思已经飞到洛阳。
义王之死昨日下午就已传来,事情太大了,他当即找来几个大臣商量,找来的大臣也很有针对性,颜真卿、王延绍、卢杞、退休的李抱玉,连现在是六品的阳城他也找来了。除了现在开始信任的卢杞外,全是和何浩然关系好的人。
圣旨连夜发出,可让人奇怪的是今日朝堂奏的全部和此事无关,连那些让人又恼又怕的王爷也没上朝大闹,他觉得事情不简单,就算多数官员不知道,他们绝对不可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