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不再有饥荒(3 / 4)
。谁敢反对恐怕李豫会直接处以对方极刑。事情十分巧,传旨太监还在等李适带笔写圣旨,又从外面跑进来一个禁卫。大家的心都快跳出来,在写圣旨的李适笔一抖,在圣旨上落下一道污点。
“皇上,有卫州何大人奏报。”
卢杞的反应很快,几步窜过去将奏折拿到手里,没敢私自打开。李豫直接从御桌内走出来,一目扫过,没过多久发出一阵很刺耳的笑声。一个白发老者受不了刺激,身体一软朝后倒去。
“皇上你怎么了?”此时谁还管这个老官员,幸好他旁边的官员还算有良心,边扶住他边在关心李豫。大家都以为李豫受不了刺激,已经变成一个心智不健康之人。
张延赏和卢杞各扶他一只手臂,被他很用力推开:
“我没事,太好了,我大唐以后终于不再为粮食担忧。大唐之幸,天佑我大唐。”
喊到最后几个字时,李豫已经是老泪纵横。状若疯癫,但说的话不像。张延赏实在受不了,一把将对方手中奏折夺过来。比李豫看得更快,一目十行匆匆看完,同样发出一阵疯狂大笑。大家正在发呆,他双膝重重落地朝李豫跪:
“恭喜皇上,我大唐以后不再有饥荒,天下不再有饿死之民。”
大家都受不了,包括俯在御桌上写圣旨的李适也扔下笔,全都一涌而上。
“张相,上面写的什么?”
“你倒是念出来啊!不念就拿给我们看。”
“大家别急,”见李豫点头后,张延赏大声念出何浩然的奏折:
“儿臣何浩然拜上:儿臣在京时曾托人到海外寻一重宝,名曰土豆。此物遇土而长,不分东西南北任何土地皆能种之,播种极易,一年可种春秋两季。只需一小块,就能结成数倍大小。煮熟后能代替粮食,常食也不容易感到口厌。
对方从遥远海外运来,仅得五千余斤。儿臣已在卫州种下,只需明年就能运到京城细种,三五年后可运到各道州种之。此物得来极为不易,关系着我大唐百姓生计,初种果实不可私食。儿臣对此物种植颇有心得,第一批必须亲自耕种,未能运到京城,请父皇恕罪。”
何浩然通篇都没有说什么种上土豆,大唐就能不再有饥荒之类的话。饥荒这东西不是一国粮多就能解决的,其中还有不少情况。
但大家直接将这些具体情况忽略了,一个个又哭又笑无比激动,将药罗葛顿莫贺达干之事忘得一干二净。
不知过了好久,卢杞才问出一个重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