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振衣飞石(174)(7 / 9)
石守在身边轻轻给他摇扇,他舒舒服服地喝了一杯茶,又吃了半个瓜,下人架起屏风,他干脆在御帐里睡了一会儿。
金肃迎晒着太阳穿着官袍跪了大半个时辰,头晕目眩噗就栽下去了。
衣飞石看得哭笑不得,低声道:“陛下,金大人晕过去了。”陛下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和年轻时一样促狭。这么折腾堂堂三品大员,简直不成体统。
“这还要问朕?”谢茂懒洋洋地枕着他的腿,“泼醒了。”
羽林卫一盆凉水浇在被晒得不行的金肃迎头上,头晕目眩犯恶心的金肃迎并没有晕倒,就是中暑了。一盆水浇下来才是真不行了,整个人眼前一花,浑身抽搐起来。
随行的陆太医立刻上前,施针,喂了清凉丸,金肃迎稍微清醒过来,仍是继续跪着。
衣飞石冲衣长宁点点头,衣长宁低声道:“正审着。晒盐场的人已经都放出来了,这会儿正去煤窑,地方比较远。”
一直到夕阳西下,谢茂才懒洋洋地起身,前往四岸县驻跸。
四岸县中的一帮子涉案的官吏也都被押了起来,与海沙县令彭润勾结的富商吴富筝口供都已经到手了。当天夜里,谢茂在城南别馆下榻,羽林卫守在别馆内外,赵温则带着守备军在外围戒备。
“你看看吧。”谢茂把吴富筝的口供递给衣飞石。
皇帝亲问的案子,涉案者不是自杀灭了自己的口,就是老老实实地交代,很少有人敢耍花样。吴富筝属于后者。根本不必用刑,海沙县的事情一出,得知皇帝亲临,他就全交代了。
吴富筝是四岸县的富商,产业不止煤窑与晒盐场两处,然而,只有这两处,他才勾结海沙县令强征农夫充作苦力。为什么呢?因为他必须要维持煤窑与晒盐场的运转,又无力维持它们的运转了。
这就要说到谢朝的盐政了。
谢朝的盐政主要是民制(盐场),官授(盐引),民购(有盐引的商人去盐场购买),民销(买到盐之后卖出去)。真正赚钱的大头,都在拿到盐引的商人处,负责生产食盐的盐场,利益并不大。
谢朝的盐引并不好拿,之所以拿到盐引就能赚取暴利,原因在于,盐引原本就是谢朝发放给商人的一种纳税福利。只有为朝廷征集过粮食、转运过物资,付出了很多代价的商人,才有资格获取盐引。尤其是文帝朝四面开战,朝廷运力不足时,为了刺激民间商人转运粮草军械,盐引曾经发到了二十年后。
——这也是谢茂轻易动不得盐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