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15 / 21)
度以及时尚力的表达,都开始饱受争议。
美版vogue主编说:作为一本时尚杂志的总编,很多时候都不需要见过其本人,单凭作品,就已经能够很好地了解他的风格、品味、偏好、能力、甚至是学识与积淀。几年前的Alessio Moda令我惊为天人,我看到了一个魅力非凡的、鬼才似的强大对手,哪怕拿其去与法国已逝大师Leon相提并论,亦无不可。但是今天,我再也不能于Alessio Moda上见到那种动人心魄的魔力了……
巴黎世家创意总监给出四个字:流于平淡。
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的总监则更为直接:拉低了一直以来Alessio Moda给人的“尖端”既定印象。
国际上许多早已闯出一片天的华裔设计师如Alexander Yang、Phillip Lee……也都纷纷表示:
#看得出,这几年的断层,对他(Vi)造成了很大影响……
#借由杂志去推介新锐设计师与模特是行业普遍手段,但不得不说,Alessio Moda最近几期对于新人择选的眼光,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他(Vi)把重心过多地放在了电子与微端的开发,虽然数字化受众已成为当今主流趋势,但主流,往往也代表着大众与平庸;时尚,尤其是顶级时尚,永远只属于小众者。我无法评价其才华,但至少在潮流这一方面,他显然迷失了……
更有人称:
#作为一本商业杂志之前,Alessio Moda首先是一本时尚圣经,是艺术品,不知道是否因为某些人急于掩饰本身的江郎才尽以及品位下滑,致使曾经的殿堂级作品,越来越向利益看齐,日益低俗……
既然有了众多大师的点评,读者们当然也不甘寂寞:
#真的呢,感觉Alessio Moda越来越不堪了……
#早在一月前,我已经取消了下一年度的订阅……
甚至这股风,还由西方刮来了国内。渐渐地,甚至从对总编本身水平的质疑,转向了对康泰纳仕收购Alessio Moda、以及委任那位回归人士等一系列臭棋的讽刺:
#董事会给了那位总编至高无上的权利,直接导致了其一人的策略失误与能力不足,拖垮了整个Alessio Moda
#对于一些弱势版本的vogue,出版人尚且有干预杂志编排的权限,但Alessio Moda眼下面临困境人所周知,可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