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甲午风云 (2)(7 / 12)
谢葆璋的上司、来远管带邱宝仁则在落水后被官兵救出。
刘公岛大势已去,人心惶惶。2月7日的混战中,十三艘鱼雷艇和利顺、飞霆两艘小轮在左一管带王平、济远舰鱼雷大副穆晋书的牵头下集体大逃亡。伊东佑亨立刻命速度最快的一游追击,逃船全军覆没,王平仅以身免,跑到了烟台。
联合舰队开始收缩包围圈。
刘公岛以南两千米,一座周长不足九百米的小岛钉子般牢牢地扎在茫茫大海之中。
它就是专为对付日本而生的日岛。
日岛上有两座地阱炮,康济舰管带萨镇冰带着三十多个水兵坚守于此,像钉子户大战拆迁队,屡挫日军的嚣张气焰。
可惜,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杀红眼的伊东佑亨下令合围日岛,使出一记“疯狂一百零八打”,终于把日岛轰成了焦土。萨镇冰只好撤回刘公岛。
张文宣已镇不住陆军,士兵们公开说不再打仗,并挤在防波堤下、镇远舰上,要求坐船回家。
洋员也公推戴乐尔为领袖,找到道台牛昶炳,撺掇他同自己一起去劝丁汝昌投降。
这实在是太不了解丁军门了,人杵在这儿就是为了当门神的。见过哪路门神缴械投降?
果然,丁汝昌断然拒绝。但为了实施人性化管理,打破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悖论,他撂下一句话:尔等坚守岗位,若11日救兵不至,我当自杀,以保全大家性命。
众人这才放心离去。
丁汝昌叹了口气,执笔写信给烟台的登莱青道刘含芳,凝重道:11日援军不到,则船、岛万难保全。
9日,靖远沉没。11日,四艘日舰驶入港内,以排炮轮流轰击,威海卫南岸的日本陆军也开炮助阵,火力之猛,前所未见。
清军奋力还击,炮台怒吼,重挫日军。
然而,天数已无可更改。
夜里,丁汝昌收到刘含芳的回信,以为援兵有了指望。可就在拆信的瞬间,高兴的表情僵住了。
信纸上不过寥寥数字,却字字重如千钧:
顷接李大臣(李秉衡)电,全力冲出。
冲出?口外倭舰密布,我军船只俱损,便是插翅恐亦难逃。丁汝昌顿时瘫倒在椅子上,枯坐无言。
事实上李鸿章早就从内地调徐州镇总兵陈凤楼及皖南镇总兵李山椿共二十营开赴烟台,问题是这帮人承平日久,根本无法想象前线战况的惨烈与危殆。
湖南巡抚吴大澂已然足够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