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七章 齐鲁戡乱 (1)

第七章 齐鲁戡乱 (1)(15 / 24)

非得失,万无以一国敌诸国之理。”

光绪颔首道:“甲午一战,创巨痛深。而诸国之强,十倍于日本,合而谋我,何以御之?”

端王党早已目无圣上,载漪和载勋甚至一度想带着团民去瀛台弑君,被慈禧拦下。此刻见鸽派一唱一和,立马嚷嚷起来。

眼看场面混乱,慈禧不得要领,只好宣布散会。

第二天的会议仍是黑压压跪了一片,靠近门口的中下级官员几乎听不清前面的君臣对奏,便自顾自地小声聊起来。

镜头给了翰林院侍读学士刘永亨和国史馆(翰林院下属机构)总纂恽毓鼎。

刘:“刚才我在董福祥那,他自信可将拳匪赶出城外。”

恽:“那你还不赶快告诉上边。”

刘永亨膝行至前,奏称:“臣刚才见到董福祥,他想请皇上的旨意驱逐乱民。”

话音刚落,载漪便跷出大拇指,阴阳怪气道:“好啊,这就是失人心的第一个法子。”

刘永亨害怕,不再往下说。

空气顿时凝滞,跪在门外的太常寺卿袁昶(ch ng)高呼道:“臣有话上奏!”

光绪让他进来。

袁昶抱怨道:“拳民实为乱民,万万不可倚仗。就算是有邪术,从古至今,也没有凭此而成事的。”

慈禧终于发话:“法术不足恃,人心也不足恃吗?中国积弱已极,若连人心也失却,何以立国?”

关键时刻,还是要稳住利益集团。毕竟八旗京营里,一半的人都入了义和团,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巨变。

慈禧接着道:“今日京城扰乱,纷传洋人已经调兵。你们有何看法,从速奏来。”

群臣七嘴八舌,讨论出一套折中的方案:一面派总署大臣许景澄、那桐出境劝阻洋兵,一面安抚团民,设法解散。

会议大国盛产内容空洞、自欺欺人的所谓方案,这份也不例外。

怎么劝阻?如何解散?

显然大多数官员并不关心。他们见慈禧挥了挥手,便默默地退下了。

人潮散去,留下四个较真的官员:光禄寺卿曾广汉(曾国荃之孙)、大理寺少卿张亨嘉、侍读学士朱祖谋以及恽毓鼎。

朱祖谋大声道:“臣等还有话要说。”

两宫和荣禄都止步,等他四人进言。

张亨嘉力主剿灭拳匪,说只要诛杀几个头目,大事可定。

张是福建人,一口港台腔,听着很费劲。朱祖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