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改革权斗两手都硬 (2)(3 / 5)
一天算一天,恐怕越来越难。
修正自己,就是修正世界
民意汹涌。
各地汇往北京的请愿书开始像歌词中所唱的那样: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肃亲王善耆是体制内的改良派,作为民政部尚书,接到这么多群众上书,深感压力山大的他也劝慈禧因势利导,刷新政治,不然以革命党这只求一死的阵势,国无宁日。
于是,上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不到两天,袁世凯便受到了慈禧的召见。
太后明显老了。
且心事重重。
她叹息道:“内外交困,日甚一日。有说立宪即可安靖者,有云立宪必有大乱者,究竟如何是好?”
袁世凯无语。
眼前的这个女人,他已过招多次。
她到底是谁?
她是咸丰的宠妃“天地一家春”。为了利用自己的小叔子奕訢,打破皇族不可入军机处的成例,又过河拆桥地弃之如敝履,罢免诏书中还错别字连篇……
也许,只有权力逻辑方能准确解读慈禧的行为模式。
无论戊戌政变还是庚子国变,细究之下不难发现,不管什么变,都是慈禧出于对失去权力的恐惧而做出的激烈反弹。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和悲哀。
嗜权且对权术炉火纯青的慈禧可以维系自己和清廷四十八年而不坠。但在那个转型的时代,需要的不是精巧算计、帝王心术,而是一位伟大的君主来带领中国走入现代化。
比起还需要倒幕尊王、重树天皇权威,方能变法维新的日本,清廷完善的皇权保障体系早已由雍正创造出来。
只可惜摊上了权人慈禧。
这既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悲剧,更是中国的悲剧。
然而,历史自有其运行之法则,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只有顺天应人,方能在沧海横流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古英雄。
而这个人,此刻正跪在慈禧对面。
袁世凯对曰:“与其坐以待亡,不如立宪。即使无益,也可避免后悔。”
他早已说破嘴皮,并且清楚:垂暮的朝廷,已没有能力和胆量来给自己动手术了。
病入膏肓的慈禧饮鸩止渴,继续玩儿她的御人之术。
内调张、袁,初衷就是坐山观虎斗,可她偏要把戏做足,召见张之洞的时间罕见的长。
慈禧:“大远的路,叫你跑来,我也是没有办法了。今日你轧我,明日我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