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章 退而不休,蛰居待时 (1)

第十章 退而不休,蛰居待时 (1)(4 / 24)

对一个法盲来说,这可真是不小的挑战。

载沣出面替张翼说情,遭到袁世凯严词拒绝。

第二道梁子就是这么结下的。

慈禧为了布好载沣这枚棋,竟强废其所定之亲事,而自己家已无可以许配的人,便将宠臣荣禄之女嫁给载沣,即溥仪生母瓜尔佳氏。

但她显然高估了载沣对权力的热情。此人性格懦弱,一如其父奕譞。当年慈禧选光绪入宫继承大统时,奕譞仓促间竟被吓得肝病发作,立马上疏请辞,哀求“为天地容一虚糜爵位之人”。

天机算不尽,祸福轮流转。

当立溥仪并令载沣为摄政王的懿旨传至醇王府时,载沣的生母刘佳氏激烈道:先杀了人家的儿子,又来杀人家的孙子!给个皇帝的虚名,实际上等于终身监禁!

这倒是大实话。

强势如康熙,亦曾感叹“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为君者则勤勉一生,了无休息”。遑论给慈禧当一傀儡?

因此,出于真实的恐惧,载沣真心叩辞,绝非做戏。倒是病危的光绪,听说后极为喜悦,道:“立一长君,岂不更好?如此亦不错。”

同样的建议,张之洞向慈禧提过:主少国疑,不如径立载沣。

慈禧的回答非常官方:

不为穆宗(同治)立后,终无以对死者。今立溥仪,仍令载沣主持国政,是公义私情两无所憾。

真实原因,还是权力平衡。

之所以把奕劻支到清东陵去送佛像,就是为了给接班创造实施条件。

庆王前脚刚走,慈禧便将段祺瑞的第六镇全部调离北京,而以陆军部尚书铁良的第一镇接防。

而让溥仪继承同治帝位,结果便是光绪的后妃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将全如弃履。

奕劻回京后,政局木已成舟。

为了安抚老臣,慈禧将“世袭罔替”的殊荣给了庆王。这意味着等他死了,其子载振不必按“降级袭封”的常例获封郡王爵,而是世袭奕劻的亲王爵,俗称“铁帽子王”(有清一代只有十二家)。

问题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再铁的帽子也铁不过现实的权力。因人走茶凉而被革爵的铁帽子大有人在,奕劻不得不严肃对待。

面对残局,老辣的庆王愣是扳回一城。

他提出:溥仪可以继同治之统,但要先继光绪之嗣——只要把光绪喊爹,就得把皇后隆裕喊妈。

届时,以皇太后隆裕均分摄政王载沣之权,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