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朝崩溃,幕后操控时局 (2)(4 / 18)
方所言,源于一条流传颇广的秘闻,说他母亲原是湖广总督陶澍的婢女,因跟主人私通,被陶妻赶了出来,后流落到托忒克家,嫁给端父,生下了端方。
为了保命,把丑闻都搬出来了,可惜经不起推敲。
陶澍死于1839年,端方1861年才出生,时间根本对不上。
其实,即使对得上也已经晚了。
一个士兵喊道:“端方不要巧言!武昌起义,天下汉儿,必当响应。今日不杀你,我辈就是附逆之人!”
端方:“一路入川,我待兄弟们不薄,能否刀下留情?”
一下级军官道:“这是大人待我们的私恩,今日之事,是为报国仇!”
言毕,一士兵趋前挥刀。两颗人头,应声而落。
成都。
大汉四川军政府的正副都督蒲殿俊和朱庆澜,一个书生,一个武夫,皆是短视之人,相互争权夺利,完全无法控制四川的乱局。
起义军和朱庆澜麾下新军里的兵痞个个以“革命功臣”自居,持枪拥械,花天酒地,为争夺妓女、抢占地盘大打出手,成为地方公害。
为了显得有所作为,蒲、朱二人突发奇想,准备搞一场大规模的阅兵,凝聚军心。罗纶力谏不可,认为局势很乱,人心各异,阅兵只会适得其反。
蒲殿俊不听,同朱庆澜在东校场演武厅阅兵。
训话后,他提出要给士兵发一个月的“恩饷”,登时引起骚乱——之前明明许诺发三个月的。
吵闹间,有人趁乱鸣枪,校场内顿时子弹横飞。蒲殿俊和朱庆澜仓皇逃走,士兵们一涌而出,四处劫掠。商店民宅,损失惨重,天府之国再次陷入血雨腥风。
一些商民终于想起赵尔丰,求其出面稳定局面。
赵尔丰稍事犹豫,还是以“前任四川总督”的名义发布了一道告示,令乱兵速到衙门受抚。
谁知却引火烧身,立刻有人怀疑赵尔丰就是兵变的幕后主使。
赵尔丰怒了:“与其破坏于后,曷若不让于先?”意即我要破坏你们,早就破坏了。
然而,硬邦邦的辩解无助于浇灭对他的猜忌之火,反倒引来更多的矛头。
兵变最终由大汉四川军政府的军事部长尹昌衡平息,他也因此得到了四川都督一职。为增加政治筹码,一向瞧不起同盟会的尹昌衡火线入党,稳住了各方势力。
兵变得有个说法,新政权也亟须立威,尹昌衡决定用赵尔丰这只死老虎祭旗,替自己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