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1)

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1)(11 / 24)

临时参议院迁至北京,唐绍仪内阁出炉:外交总长:陆徵祥;

内务总长:赵秉钧;

陆军总长:段祺瑞;

海军总长:刘冠雄;

财政总长:熊希龄;

司法总长:王宠惠;

教育总长:蔡元培;

农林总长:宋教仁;

工商总长:陈其美;

交通总长:施肇基。

虽说南方占了五席,北方只占三席(另有一共和党与一无党派),但分量却不可同日而语(内务部、陆军部和海军部)。

即便如此,袁世凯这个国家元首还是当得很窝囊。因为,一向温文尔雅的唐绍仪突然爆发了。

像被施了蛊惑大法一般,唐绍仪不顾二十多年的交情,事事站在同盟会的立场跟袁世凯对着干,驳其手谕更是家常便饭,以至于他每次到总统府,袁的侍卫都会小声嘀咕说唐总理今天又来欺负我们总统了。

原本忠诚的老部下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袁世凯开始怀疑同盟会是不是邪教组织,苦劝唐绍仪回头是岸,退党保平安。谁知唐绍仪毅然决然地表示:宁可辞职,断不能牺牲党籍。

又一次争吵结束后,袁世凯失望道:“我老了,少川你来当总统吧!”

唐少川默然不语,镜片上闪过一阵寒光——总理既操大权,挺住意味着一切。

窝了一肚子火的袁世凯迅速着手拆台。

在其遥控下,赵秉钧长期不参加内阁会议,每逢开会都人间蒸发。陆徵祥则把精力投入到派人疏通外交部大院里的下水道这类琐事上,具体的外交工作都扔给蔡廷干,让他直接向袁世凯汇报。

眼看就要玩儿不转,黄兴要钱的电报又摆到了唐绍仪的案头。

南京留守,听起来挺慈悲,给同盟会一块自留地。

其实就是收拾烂摊子。

一场革命下来,南京附近啸聚了三十万官兵,个个以功臣自居,天天跑官要钱,成为长江以南的安全隐患。

关键是襁褓之中的民国养不起这帮人。无法安置便只能遣散,于是涉及到转业费的问题。

黄留守估算了一下,发现要想彻底甩掉包袱,至少需二百五十万两白银。

孙大炮从来都是朝别人要钱,指不上,只能给北京打电报。

问题是中央也没钱,只好借外债。六国银行团(英法德美日俄)答应贷笔巨款,帮中国一次性解决捉襟见肘的局面,但条件非常苛刻,甚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