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四章 专制之上,还有天命 (1)

第十四章 专制之上,还有天命 (1)(14 / 23)

中国就是下一个朝鲜;若不答应,一战正酣,日本要真的海陆并进,列强即使想管也分身乏术。

“二十一条”真相

袁世凯清楚,同缠斗半生的日本到了该做了断的时刻。

他唤来总统府秘书曾彝进。

一直以来,曾彝进担负着一项秘密的工作——收买日本浪人。

在袁世凯这儿,浪人是实施反间计的最佳人选。

浪人每月能从曾彝进那领到高达五百元的薪酬,而当曾秘书想从浪人那获取日本使馆的内部情况时,发现这帮日奸的能力极为有限。

于是,他向袁世凯提出解除此项任务。

袁摆了摆手道:“我想知道的,不单单是使馆内部的情形,还有日本商民的动静。比如近期是来的日人多,还是回国的多?为什么来,为什么走?走时是否尽卖家财,有一去不复返之势?”

汇总各种渠道打探到的信息,袁世凯终于掌握了重要情报:“二十一条”是大隈内阁闭门造车鼓捣出来的,天皇和臣民都不知情。

他马上命曾彝进去找在华的著名日本学者有贺长雄,请教宪法。

小曾深表不解:都什么时候了,还搞学术研究?

袁世凯耐心道:“如果外交决裂,大隈会不会挑起全面战争?如果会,根据日本宪法,天皇是必须依他所请呢,还是可以驳回?关键在此。你万不可将此问题涉及二十一条,但以探讨学问为名旁敲侧击地套话。”

在袁世凯的指导下,曾彝进从有贺长雄口中抠出了答案:不经御前会议,大隈没有用兵之权,而天皇同意出兵的可能性不到两成。

探明对方底牌的袁世凯命更为专业而不懂日语(可以拖延时间)的陆徵祥代替孙宝琦任外交总长,并指示在交涉中持强硬但不激怒对方的方针。

他逐句手批了“二十一条”,作为陆徵祥谈判的依据。

如“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概不出让或租与他国”,袁将“他国”改为“外国”;如“允准日人在东蒙与华人合办农业及工业”,袁批:办不到;如“中国政府向认日本在南满及东蒙有优越地位”,袁批:无此向认;……

对于侵犯主权最多的第五款,袁世凯则多次强调“必须声明不议”。

而且,他摸准了日本急于求成的心理,让陆徵祥尽量拖延,苦撑待变。

日方提出,谈判要天天开展,每周五次;陆外长说自己很忙,整日都是文山会海,每周只能谈一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