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四章 专制之上,还有天命 (1)

第十四章 专制之上,还有天命 (1)(23 / 23)

,到时求学不成,归国亦不可得。”

段祺瑞若有所动,但仍道:“终不欲受人讥也!”

荫昌让他先电奏朝廷,再做决定。段祺瑞依言而行,结果遭到痛斥。

他找到荫昌,表示感谢:“要不是你提醒,真回不了国了。”

荫昌笑道:“我也要感谢你啊。”

段问何故,回以:“你电报打过去,如果朝廷准许,我也援例行之;如不许,我亦无冒请之嫌。难道不该谢你吗?”

棋品如人品。段祺瑞虽说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还输不起。一次,被11岁的棋圣吴清源杀得大败后,段祺瑞一整天都闷闷不乐;还有一次跟儿子段宏业对弈,又败,段祺瑞咆哮道:“什么都不会,就知道玩儿这个,以后有什么出息?滚!”

段祺瑞一生不置房产,在北京租房子住,直到袁世凯以给干女儿为名(段在原配过世后娶了袁的义女张佩蘅为妻),送了段家一栋。

房东是一个输了袁世凯四十万大洋的牌友,房子是抵押品,没给房契。大头一死,房主的儿子拿着房契找到国务总理段祺瑞,要收回房子。老段验明正身后,二话没说,带着一家子搬走了。

段祺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不易接近,而一旦得其信任,则终生不疑,亲如一家。个中典型便是人称“小扇子”的徐树铮。

收复外蒙的民族英雄徐树铮被视作段祺瑞的影子。他极富才干也极其骄狂,树敌众多,深为袁世凯所不喜,要不是跟了段祺瑞,估计早就被乱刀砍死,用不着日后冯玉祥出手。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936年,汉奸王揖唐等在报纸上刊登声明,鼓吹“华北自治”。署名中,领衔的竟是袁克定。

事隔两天,袁克定在报上登一启事,否认与此事有任何牵连。

日本在华北的势力正迅速膨胀,袁克定此举风险极大,甚至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果然,其住宅很快便处于日人的监视之中。

北平沦陷后,投敌的曹汝霖找到袁克定,鼓动他把彰德的养寿园卖给日本人,一来能换笔可观的收入,二来也能博取日人的欢心。

事实上,北伐战争胜利后,控制了河南的冯玉祥没收了大量的袁氏财产,袁克定没有固定收入,养着一大帮下人,很快便外强中干,急需用度。

即令如此,袁克定还是以“先人发祥之地,子孙不可出售”为由拒绝了曹汝霖。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帮袁克定谋了个馆员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