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五章 你我都是基因的载具 (1)

第十五章 你我都是基因的载具 (1)(17 / 23)

十九人赞成,而我梁启超一人断不能赞成也。

袁世凯得知后大惊,以给梁父祝寿为名,派人带二十万元银票火速赶往天津租界,劝梁启超不要发表文章,遭到拒绝。

很快,《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在《京报》发表,迅速引起轰动,报纸一抢而空。茶馆、旅店的客人因无报可买,只好辗转抄读,更有不少人直接跑到报馆请求再版。

群情激奋下,加上一向敬重的严修跑来规劝,袁世凯不得不作出回应,让政事堂左丞杨士琦到参政院宣读了自己的声明,称改革国体,极应审慎,当前来讲是不合时宜的。

袁克定慌了,召集杨度等开会痛骂严修,商量办法。

于是,怪力乱神出现了。

一天,袁世凯正在午睡,女仆端碗进来,一不留神给摔碎了。

袁世凯被吵醒,问怎么回事。女仆不慌不忙道:“我端参汤进房间,见大老爷床上盘着条龙,一害怕就把碗给打了。”

不久,四川督军陈宧来电,说宜昌的溶洞里发现酷似“神龙”的化石。

袁世凯当然不信这些鬼话,他更重视的是同朱尔典的一次密谈。

一战正酣,英国担心袁世凯倒向支持其称帝的德国,让朱尔典向袁大总统表达了对中国改行帝制“极为欢迎”的立场,只要不因此产生内乱。

美国也强调只要改制出于民意而非武力,便不干涉。至于日本,翻开其外务省在北京出版的中文报纸《顺天时报》,可以看到赞成是大于反对的。并且,政治学权威有贺长雄不止一次面劝袁大总统实行君主立宪。

自信满满的袁世凯开始着手制造“民意”。

在他看来,由无权无势的文人小打小闹的筹安会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且已成为众矢之的,必须成立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来推进此事。

以梁士诒为首,朱启钤、周自齐、阮忠枢、张镇芳、唐在礼和雷震春等十人组成的“总统班底”秘密开张。

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身不由己

梁士诒失宠久矣。

没有人比他更懂经济,也没有人能像他一样让袁世凯产生“离不开”的感觉。

从清末到民国,梁士诒打造了一个以叶恭绰为代表、围绕于他的“交通系”,遍布铁路、关税、银行和各大国企,控制着全国的经济命脉。

财权之外,梁士诒在总统府秘书长的位子上又牢牢把握着事权,同交通系的朱启钤、周自齐形成攻守同盟的铁三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