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自食其果(7 / 8)
是去打敌人了,而是携带妻妾放弃并州逃回了长安。李元吉刚离开,刘武周的大军就抵达城下!晋阳没有了领导人,城里的富豪把城门打开归顺了刘武周,就这样,唐朝的革命发起地晋阳没有了。
李渊刚听到晋阳失守的消息时,他的身体剧烈地震动一下,差点儿就晕倒。他对礼部尚书李纲咆哮道,正因为元吉年轻不懂事,朕所以才派人辅佐他。晋阳有几万强兵,蓄备着能吃十年的粮食,是我们起家的根基,如今就这么放弃了!我必须把窦诞、宇文歆杀掉!
这不是护犊子吗,是你自己的儿子不成器能怨别人吗!李纲心里是这么想的,可是不能说出来,他能说的是,陛下,齐王年轻骄奢放纵,窦诞不曾有所规谏反而为他掩饰,使百姓愤怒这才献城投降!今天的失败是窦诞的罪过,而不是小宇。宇文歆多次劝谏齐王,正因为齐王不听才把情况上奏朝廷,这是忠臣所为,怎么能够杀他呢!
李渊瞪着眼叫道,你的意思是让我杀掉齐王吗?
李纲摇头说,如果齐王不是您的儿子,确实应该杀掉!
李渊吼道,那好,你就去把齐王给我杀了吧!
他说完气呼呼地回到后宫,照着家具一通乱砸,等他发泄完了,渐渐地平静下来,想想李元吉确实不求上进。之前他多次接到弹劾齐王的匿名信,说齐王沉迷于酒色,在晋阳地区胡作非为,让老百姓痛恨。可是他并不相信这些奏折,也没有严格要求元吉,这才出了这种事情!想到这里,李渊后悔跟李纲说过的那番话!
第二天上朝后,李渊让李纲坐在他的身边,拉着他的手说,多亏你劝朕,朕才没有滥杀无辜啊。我现在想明白了,是元吉自己不学好,并不是窦诞、宇文歆两个人能劝得了的!我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了。大家想想,咱们怎么把晋阳夺回来才是啊!
大家都没有敢说话的,都怕把这件事惹到身上!
李渊退朝后急得就像热锅里的蚂蚁似的,走坐不安,他能不急吗?晋阳是他的革命根据地啊,那里蓄备着大量的军用物资!在革命战争时期,每当李渊遇到挫折的时候他都会想,不成功有什么关系呢,我不是还有晋阳吗?只要有晋阳在那里等着,他做事的时候就有底气,就有胆量,就有信心。如今,这些都随着晋阳的失去而消失了!
这时候李渊明白,唐朝离了世民还不太行!
让李渊感到不安的是,李世民始终都没有来朝廷问问战事!如果放在从前,李世民听到前线吃紧早就来请战了!李渊想来想去,还是痛苦地决定,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