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许攸:我跟丞相是同学(2 / 6)
间,左右为难,很难受。
曹操不在的时候,袁绍会对许攸说,曹操这人阴险狡诈,不地道,跟他相处,你要注意呀,将来你会吃他亏的。袁绍不在的时候,曹操会对许攸说,袁绍这人非常虚伪,外君子内小人,你要远离他,将来你跟他相处,会吃亏的。
许攸这个人脾气好,无论谁说谁的坏话,他都认真地听,笑眯眯的,听完了,还会打圆场。其实在他心里,他是向着曹操的。因为他长得也很马虎,丑人总是愿意跟丑人在一块儿,不愿意跟美人在一块儿,作陪衬。再说,袁绍虽然对他很好,但举止投足间,有贵族气,不是太随和的。而曹操则随和多了,可以毫无顾忌地开玩笑。
比如,许攸喜欢叫曹操“阿瞒”,“阿瞒”是曹操的小名。
小名,一般是长辈才叫的,可是许攸是同学,平辈人,怎么能乱叫小名呢?可曹操一点都不生气,反而乐乐呵呵的。许攸很高兴,觉得曹操没把自己当外人。袁绍就不行,很讲规矩,很讲礼仪。不乱开玩笑,更不能叫小名了。
所以,背地里,许攸跟曹操走得近些。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志向。许攸的志向是什么呢?他说,我想做一名太守,治理好一个州郡。曹操说,不错,可我的志向比你要高,我想做丞相,治理一个国家。许攸说,只要努力,是可以达到的。曹操便戏称许攸为太守,曹操还让许攸叫他丞相。但许攸还是叫他阿瞒。曹操说,你怎么不叫我丞相呢?许攸很为难地说,我叫你阿瞒已经叫顺嘴了,一时改不了口。许攸还开玩笑说,你就是位列王侯,我还是叫你阿瞒。曹操笑笑说,行,没问题,你就永远叫我阿瞒吧。
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之间,三个人都长大了,学业有成,在朝中谋得自己职位了。后来,许攸还做了一件大事,他和冀州王芬、沛国周旌等豪杰,密谋废掉灵帝,立合肥侯为君。许攸觉得这事没什么把握,想请曹操一起干,曹操觉得这事很悬乎,没有答应。果然许攸、王芬等人失败了。通过这件事,许攸对曹操有点看法,有点误解,认为这么大的事,好朋友都不帮一把,自己的失败就是曹操没参加的结果。
就在许攸失意的时候,袁绍对他格外亲近,安慰他,鼓励他,保护他。许攸觉得,袁绍还是不错的,就对曹操疏远了。后来,董卓进京专权,袁绍跟董卓闹翻了,一气之下离开京城去了渤海。临走时征询许攸的意见,想让许攸跟着一起走。许攸没有思考的时间,答应了。他跟随袁绍一起去了渤海,挑起了反董卓的大旗。
很快,袁绍的势力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