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诸葛瑾:耳边时有驴叫声(3 / 4)
那张脸就显得更长了。
这时,谁也没想到,小孩诸葛恪会站起来,绕过桌案,跪倒在孙权的面前,说,请大王赐笔给我,我想再添几个字。
这小孩会干什么呢?又会爆出什么笑料来呢?孙权将笔递给诸葛恪。诸葛恪提起笔,不慌不忙,在“诸葛子瑜”的后面,又添了两个字:之驴。这样就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了。
写完了,诸葛恪又朝孙权行了个礼,这才回到父亲身边坐下来。
孙权哈哈大笑:这孩子真是神童呀!
就这样,宴会结束后,诸葛瑾的马车后面,牵着一头驴。
夫人见到那头驴,听着国宴上关于驴的故事,特别是机智的儿子为父亲解围,夫人笑得前仰后合。
夫人说,怎么样,我说让他去,没错吧,不仅替你解了围、长了脸,还白赚了一头驴。
诸葛瑾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生气地对儿子说:你为我们全家惹祸啦!
诸葛瑾说,我一再叮嘱你不要说话,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说完,诸葛瑾闷闷不乐地向书房走去。
夫人看着诸葛瑾的背影,狠狠地骂,神经病,败兴!
这时候,那头驴“嗯昂嗯昂”地叫了起来。
夫人说,驴通人性,在为我们的恪儿喝彩呢。
诸葛瑾回过头来,摇头叹息说,驴音凄厉,断非吉兆呀!
诸葛恪就是在那次宴会上受到吴主孙权器重的。此后,吴主每有宴会,必请诸葛瑾带子同往。尽管诸葛瑾心里不愿意,可是王命难违。每次宴会上,诸葛恪总有惊人之语,让在场的吴国君臣开了眼界。
一次宴会上,孙权问他:你父亲与你叔父孰贤?诸葛恪应声回答:臣父为优。孙权问其故。诸葛恪说: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孙权很高兴,命诸葛恪向众人敬酒。诸葛恪敬到张昭面前,张昭有醉意,坚辞不饮,说,此非养老之礼也。孙权对诸葛恪说,卿能令张公辞屈,他就能饮酒了。诸葛恪于是对张昭说,当年姜尚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张昭无话可说,遂满满地饮了一杯。
这样的事,有很多。每次众人击掌叫好,都夸赞诸葛恪聪明,能言善辩。只有诸葛瑾拉着个大长脸,一言不发。
他总是那么忧郁。
多年以后,诸葛瑾在忧郁中死去了,而诸葛恪却深受吴主赏识,官运亨通,一直官至丞相、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