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1 / 2)
通州、天津事败之后,京津一带,革命党已无力再威胁清廷与袁世凯。
不过他们仍在努力,正如他们在天津举义命令中所说:“夫革命者,所以扫除官僚,涤荡专制余毒者也。今清帝退位而代以袁氏,此与父死子传兄终弟继者何以异哉!我北方同志有鉴于此,用是屡举义旗,前仆后继,誓必讨灭袁氏,不使专制余毒永留于中国也。”所以天津起义当晚的口号叫“完成革命”。
2月9日,铁血会、振武社二百余人发难于沈阳,全部覆灭。就在这一天,胡鄂公接到北京来的电话:南北议和成功了!清帝将于三日后下诏退位,民国临时参议院已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汪兆铭等将以专使名义来京迎袁南下就职。
一室默然。然后有人说了声:再见。
说话的这人明天将赴锦州,召集铁血会残部,再次起义。这注定是一次必败之举,但是,“我们要以一死,使天下后世知袁世凯之盗国,汪兆铭之出卖革命!”
2月12日,清帝发布逊位诏书。锦州发难,全军覆灭。
五天后,胡鄂公在天津吉祥里十四号召集北方各革命团体开了最后一次会议。议决:自即日起,所有团体一律解散,所有革命行动一律停止。他们请各地来津的同志251人领取旅费回乡,滦军与其他军队脱离的同志194人,送到烟台鲁军政府报到。
不过这些事,仍然没有钱去办,南京给的二十万,没有汪兆铭的批准,似乎无法动用。胡鄂公表示,会后将电请武昌黎元洪都督,再汇来两万元,以作结束之资。
最后一项决议是:“本日到会同志,为纪念北方死难烈士起见,在袁世凯当国期内,不受其任何官职及其荣典勋章等物。”
散会。
一锅夹生饭
有个人叫刘厚生。他是南通“状元商人”张謇的得力幕僚。人人都说《清帝逊位诏书》是张謇手拟,而有人说最后一句是刘厚生加的。那句话是“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这句话加与不加,都无损诏书的效力,但加了,却显得清帝母子以天下为重,不以皇位得失萦怀,又为民国承诺的优待条款敲砖钉脚,十分漂亮。这人是个角色。
刘厚生在他所著的《张謇传记》论及江苏在辛亥时的地位,道是:
“以苏、浙两省之地位而论,江苏尤重于浙江。我们把各省独立之日期,加以查考而推论其影响。武汉起义为旧历之八月十九日,苏、沪独立为旧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