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 14)
续调査已经毫无意义了。”
“就准备不了了之了吗?”
“既然判明信件内容毫无事实根据,就没必要继续追究了。无论面对本校学生还是他们的家长,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就行。我认为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哦……”那名记者点了点头。
女记者又开口了:“说起刚才那名女生死于交通事故,难道没有可疑之处吗?”
“您所的可疑之处是指……”
“有人怀疑她是自杀的……”
“从城东警察署负责査证此次事故的人员那里了解到的事实,是该女生飞奔到行驶中的汽车前。自杀的说法也因此而生,可根据当时的状况,不能断言她是故意跑过去的。或许只是不小心。”
“会不会是受到电视节目的影响呢?那名女生或许因此受了很大的刺激。”
“这完全有可能,应该就是这样。”冈野急不可待地说,“毕竟是处于敏感期的女生。刚才也提到过,初三学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极易产生情绪波动。死去的女生又相当多愁善感。我听说,在柏木自杀那会儿,她就非常伤心。同班同学的惨死本就是—件十分痛心的事件,怎料电视媒体还夸大其词,将自己的学校贬为犯罪的巢穴。对此她怎会无动于衷?我们从她的父母处了解到,死于交通事故之前,她的情绪十分低落。”
另一位记者举起了手:“森内老师在三个月停职处分结束后,还会复职吗?”
冈野的脸上现出微妙的沉痛表情:“我们和森内老师谈过很多次,遗憾的是,森内老师去意已决。就在今天,我们受理了她的辞职申请。”
“是主动辞职,不是被免职,对吧?”
“本校的处理只是停职反省,辞职完全出于森内老师本人的意愿,并非免职。”
教育杂志的女记者提问:“这次的风波,有可能给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吗?”
“您所谓的‘负面影响’是指……”
“例如,有传言说,多所私立高中名校将不接受城东三中的毕业生。”
“只是传言吧?不是那些学校相关者的发言吧?”
女记者怯生生地回答:“嗯,是的。”
代理校长冈野严肃地扫视在场的记者:“我们希望通过诸位的正确报道,抹去目前的事态会影响本校毕业生升学的担忧——事实绝非如此。没有任何一所高中明确作出过不接受本校毕业生的表态。”
后排有记者举手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