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8)(1 / 24)
过暴力。你认为茂木记者是怎么想的?”
“他不是骂我了吗?”
“不,不是对你,是对大出胜怎么想。对大出胜的行为,他是感到愤怒还是害怕?”
“根本不是那个样子。我觉得,事情闹大了,他反而在暗自高兴吧。因为我拍得不好,就骂了我,估计他很想要那些镜头。”
“想拍摄大出俊次的家长发飙的镜头?”
“那会成为恰到好处的证据。看,大出家就是这种暴力倾向严重的家庭,只要一发火,什么都做得出来。”
“那是因为,茂木记者当时已经认定大出俊次杀死了柏木卓也,是吗?”
“嗯,我认为就是这么回事。”
“可这种做法也太拐弯抹角了吧?既然需要证据,那就该找一些更直接、确凿的证据。”
“根本没有确凿的证据。茂木先生的证据其实只有那封举报信,其他的都是他的推测。”
“所以企划报导部的其他成员都躲着他,对吗?”
“是啊,像躲瘟神一样。”
旁听席上发出笑声,证人小玉由利也笑了。
“电视台的高层都对他有意见。我直接听《新闻探秘》的制片主任说过,‘那个题材很危险。茂木在一头热地瞎折腾。’”
“还记得是在怎样的状态下听说的吗?”
“我去告了他的状。”小玉由利低下头,“茂木先生对我的态度太气人,我就向上头告了他一状,说他塞给我一台私人摄像机,就拖我去采访现场。制片主任十分震惊。”
“然后他就说,茂木先生‘在一头热地瞎折腾’?”
“是的。说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都往特辑里塞,叫人头痛得要命。”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去大出家后大概过去一星期。”
“这就是说,那个时候,制片主任已经不打算将柏木的死作为题材搬上《新闻探秘》节目了,是吗?”
“是的。他说,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怎么能在电视节目里将一个初中男生当作杀人嫌犯对待呢?”
“各位陪审员。”突然,神原辩护人对陪审员们说,“请大家牢记这段证言。《新闻探秘》节目将卓也的死制作成题为《柏木的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检证·初二学生之死》的特辑,并面向全国播放,是在四月十三日。而节目组的制片主任在三月初还有过如此的考虑。即使不是在会议等公开场合作出的发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