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苏林封爵(下)(2 / 3)
赏,反而是苏林所更加希望的。又有身份的象征,又不需要履行什么责任,是再好不过的了。
“陛下英明,苏林屡屡作出镇国诗词,更有《孝赋》对我吴国的贡献非常之大。封其为公爵,并不为过。”
“臣附议!封苏林为公爵,并无不妥!”
……
见国君孙建实放弃了让苏林当礼部尚书的想法,底下的大臣们,当然对国君孙建实封苏林为公爵没有异议了。
所以很自然的,这一个决议就这么愉快的通过了。国君孙建实便立刻拿起了怀中的镇国玉玺,在一张圣旨上盖了一下,然后便见到一阵圣力金光闪动。从玉玺之上涌动出一阵阵国运力量,其中的半成国运,就这么朝着苏林身上汇聚过去。
“又是国运?上一次的国运力量,进入了我的智海当中,便企图让我对整个吴国效忠,对国君完全的遵从。如今这半成国运,难道还是上一次那样么?”
哗啦一下,苏林很谨慎地对待这闯入自己智海当中的半成国运,却意外地发现,这半成国运比起上次来老实多了。
或者说,这半成国运和上次那半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似乎上次的半成国运是刻意带着一股想要控制苏林的思想降落的,而这半成国运,却是真真正正的纯正的国运,只带有浓厚的吴国气运气息,并没有其他任何的人为思想。
所以,当这半成国运降临在苏林的身上的时候,他并没有感受到任何地不适,甚至连一点异样的思想都没有发现。
“看来果然是这样的,国运也分为两种。一种带有国君意志的国运,一旦接受这种国运,便要绝对服从国君的命令和安排。便是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命令。而另一种,便是像这样嘴纯正的国运,有了这种国运,便等于是和吴国生生相息,可以感受到吴国的各种力量和民生……”
苏林开始在智窍当中慢慢的炼化和感受这样的国运力量,慢慢地便更加地理解了国运的力量体系了,“这样的国运,封的爵位,并不受国君的控制。甚至,这样的国运可以不断地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的……”
知道了自己接受的国运,并不是受国君孙建实的控制,苏林就放下心来了。坦然地接受了这样的国运授予。
而对于苏林的国公封号,也已经降临了下来。因为苏林是以镇国诗词闻名的,所以,他的封号便是“镇国公”了。
在场的文武百官见了,无不唏嘘不已,许多人到死都混不到一个侯爵。但是苏林才年仅十六岁,便已经成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