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从难民到暴民(2 / 4)
“带上我们吧……”
“我们不会拖累你们的……”
孔翔和米泉、钱江协商了一下,决定带着这些人一起上路。作为军人不管怎么说,大义在肩,能救的自然要救。再则,这些人自己有车有粮,不会有多大的拖累,跟在后面就可以了。
车队壮大以后继续上路,孔翔计算了一下路程,照这个速度三天就可以达到孔家的避难点。如果不是陵城属于山区小城,道路蜿蜒属于县级公路,可能还会更快。
车队沿途又收容了不少零星逃难的人流,有些自己有车,有些没有,每一个人看见军车都有劫后余生的感觉,对军人自然是千恩万谢,喜极而泣。一只庞大的车队自然事情多得无法想像,大多数人都散漫惯了,行动自然不如军队利落,速度慢了下来。
但这还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粮食没有了。孔翔等人的余粮都是经过计算,刚好够路上几天的量。带上其他逃难的人后,救济分出去一点。接下来难民越来越多,粮食根本就不够分,再分自己车队就支撑不下去了,孔翔不得已下令不再发放救济粮食。
其实后来加入的几个团伙都有余粮,不过在所有人的意识中,军队是国家,现在的环境下该国家军队放粮,安抚民心,自己的是自己的,怎么能给别人?不但他们这么想,连真正的无粮的难民也这么想,没有吃的,闹一闹,总会得到一些,哪怕是一点也好。
所以前来找军车要粮要物资的人络绎不绝,基本上每个来的人都能说会道、理直气壮,张口党,闭口国家,不是说党是妈吗?我们都是您的儿女,缺啥找妈要去。
刚开始时,孔翔还拿出一点息事宁人,毕竟他在研究员眼里形象很差,也不想这时候贻人口实。而且来的人抱着一个小女孩来乞讨,小女孩泪眼花花,一口一个叔叔我饿。孔翔还有什么话说?有多的就给一点吧。
口子一开,要粮要物资的人如洪水猛兽,连李春看见都觉得头皮阵阵发麻,急忙退避三舍。孔翔被纠缠得不得安宁,疲惫不堪。逃难的人推出一名代表要求与军方谈话。
这名代表是个正处级的干部,在陵城算个明星官员,差不多的人都认识。
“小同志,你看看,这么多人都在挨饿,你们有粮食就给一点,难道军队还会让老百姓饿死不成?”
几个军人端着枪,站着一动不动,也不说话。军人身后是蒋山为首的几个异能者。
“我找你们领导,你闪开。”代表伸手去推军人,军人将身体一挺,把他撞开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