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同窗共砚(9 / 9)
来这庙中参拜,那老妪见阿月还是个孩子颇为怜惜,每次前来总是给阿月带上点残羹剩饭,没想到一次那老妪前来,目睹阿月在宰鸭子,她问清缘故,眼中顿时露出既憎恶又恐惧的眼神看着阿月,之后那老妪自然是再也没来过了。
哪知荆天明听完,脸上却没事么表情,只是语调平静地说:“是呀,这么一来,小鸭子就也没有了爸爸妈妈,和你一样,你就不会觉得寂寞了。”阿月呆呆的瞪着荆天明,抱着鸭蛋的手忍不住籁籁发抖,眼眶也红了起来。
荆天明解下身上腰带递给阿月看,说道:“我也没有爹,我娘死之前把这个缝在我衣服里头,我也是后来长大了才知道的。你看!”
荆天明从腰带夹缝中取出一块折得好好的白布,布上头丽姬以端秀的字体写到:“远山重重,残月破云,今夕何夕?天涯飘零。思之者众,得之者寡,此泪何泪?终未能停。山水如初,万事不醒,归处何处?静待天明。”这诗乃是丽姬自韩申处得知荆轲冒充燕国使者来刺嬴政之后,料想自己与爱子分别之日终将来到,于是将自己一生的命运爱恨、自己对孩子的无限期待都书写在这白布之上,悄悄缝进荆天明衣裳中。而荆天明却是在来到淮阴之后,在自己身上发现了母亲的这首绝命诗,自是从不离身。
“这上头写的是什么?”阿月边看边迷惑的问。
“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这是娘留给我唯一的一样东西。”荆天明捏着布,木然说道。
“真好。”阿月坐回荆天明身边,动也不动地跟他一块儿发呆。
两个孤儿坐在一起,荆天明看了看在两人身边走来走去的鸭子,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突然冲上心中,他突然用力刷地讲布一撕成二,满脸通红地站起对阿月说道:“来!这个给你。这样从此以后,我们两个人就都有妈妈了。”
阿月结果一块布,低头紧咬着牙关,不让自己哭出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激动地对荆天明说道:“臭你个包子!我从来没有带别人来过我家,这是看在五个……不!四个臭包子的份上才让你瞧瞧,你可千万不准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