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青盲 > 第7章

第7章(2 / 3)

事,非要去改编别人的故事呢?

我当时面临的选择是:《天眼》的第三卷小说;《天眼》第二卷的剧本;或者改编《青盲》这部小说。

最终,我选择了《青盲》。

原因很简单,张海帆的《青盲之越狱》是个好故事。这个故事,具备改编成一个经典故事的雏形和基础。我有把握把它改编成一个远远超过《天眼》的好看的故事。

于是,我选择了《青盲》,暂时放弃了自己的两部作品。

从2005年辞去公职,选择写作的那一刻,我的理想就是,写出更多更好看的故事来,所以,我不管这个故事的原创作者是不是我,只要我最终能够给读者呈现更多好看的故事。

2008年5月,我动笔开始改编《青盲之越狱》这本小说。

将故事重新打碎、赋予人物性格、重编故事大纲,用了整整四个半月的时间。

2008年9月底,开始具体写作。第一遍初稿完成,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

初稿完成的那一天,是2009年12月16日,正是我母亲去世17年的纪念日,那一天,感慨万千。

针对《青盲》的初稿,我和我的助手佟睦、影视公司老总马中骏、导演杨文军一共进行了两个月的讨论。

我们讨论的主要议题是故事的情感戏,最终是导演杨文军提出的整个情感戏的故事核,被大家一致认可。

所以应该说,《青盲》这部作品最终的原创作者,应该是张海帆和杨文军两人。张海帆创造了故事雏形,杨文军创造了感情戏雏形,作为改编者,我确立了其中每一个人物的个性、情感纠结和冲突,以及重新构架整个故事,并新编了最后文稿中出现的绝大部分故事桥段。

2010年3月初开始动笔修改。

三个月后,2010年6月底,《青盲》开机。

开机以后,导演杨文军、演员于和伟(张海峰的扮演者)、石文中(孙德亮的扮演者)等,也帮助我构建了大量的人物细节。

最后呈现的文稿中,很多故事和人物的细节,都是他们帮我构建的,比如:张海峰十年前潜故事的第一场戏;比如:张海峰入狱后的第一场打戏;比如:张海峰最后对决中打死周八的戏;比如:孙德亮的最后性格定位,以及最后杀掉李圣金替王万诚报仇等……

《青盲》的最后完稿,是在剧组杀青的前一天,2010年10月16日上午。还记得最后写的一场戏是十年前潜故事的第一场,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