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叶家往事(1 / 4)
“说心里话,陈某对东家与香巧之事也颇有微词。内心也不愿东家与香巧继续纠缠下去。东家这样做实在是有负夫人对他的一片深情。”
陈烨瞧着陈永年,微笑道:“永年叔你失言了,这可是大掌柜的家事。”
陈永年脸色微变,苦笑道:“东家的家事别人也许说不得,可是陈某自认还能说上几句,我说这话并非背后议论东家的短长,而是真的很痛心。陈先生,东家既然对你厚爱,有些话说与你听,没什么关系,你可知东家和夫人有一段很传奇的姻缘。”
陈烨微微一愣,沉吟了片刻,低声道:“小侄洗耳恭听。”
“陈某从不知愁滋味的年纪就与东家相识,风风雨雨几十年,历经叶家两代东家,对叶家的事自认也算有些资格说上几句,夫人娘家姓谢,是永宁县人,出身书香门第,写得一手好诗词,当年求婚者络绎不绝。真是踏破谢家门槛。可夫人眼高于顶,一个都没看上。”
陈永年眼中闪过复杂难明之色:“现在回想起来有三十年了,那年我跟随还是少爷的东家去县城收账,永宁县聚集了大量的逃荒的流民,整整三年,整个官洲乃至整个北直隶都是大旱,颗粒无收。账收的很顺利。”
陈永年笑了一下:“干药材行,说句该遭雷劈的话,越是这样的年成,药材生意越好做。我和少爷经过和记米粮行,门口聚满了饥饿的灾民,可是那家米粮行却紧闭大门,不舍一粒粮食。东家一怒之下,砸了米粮行,灾民一番哄抢,将这家米粮行抢了个干净。现在想想真是后怕,随着米粮行被抢,一下子将灾民煽动了起来,眼看着灾民就要成为暴民的时候,当时的永宁知县也是如今的知府大人,东家的姐夫将县里的官仓开了,灾民都忙着领粮食,这场暴动才被消弭于了无形。”
陈永年和陈烨跟在香巧身后出了热闹的药行街,顺着横街向左行去,整条古代的酒楼餐饮街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来往,陈烨瞧了一眼对面上着门板还未开业的聚贤楼。问道:“后来呢?”
陈永年笑道:“东家砸了米粮行并没有走,而是瞪着眼指着银车对急匆匆赶来欲哭无泪的米粮行老板说:‘你为富不仁,爷用你的粮米赈济了灾民,但爷不是抢,而是买,这些银子都归你了。’米粮行老板喜出望外,急忙飞奔过去,抱着银车,号啕大哭。我和东家正要离去,一位身材瘦弱,但一脸清秀之气,留着三缕长髯的中年文士拦住我们,问道:‘请问这位公子,你为何要这样做?’公子愣了一下,沉声道:‘满街都是嚎泣之老妇,饥寒待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