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凸显的矛盾(3 / 4)
县衙主动收购粮食,在江宁县的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而且是拿出来白花花的银子,不拖欠老百姓的一钱银子。
县衙刚刚出台政策的时候,诸多的商贾,还以为是县衙的官吏,想着其他的办法,收缴一些粮食,可眼见着县衙确实拿出来了银子,按照规矩,收购老百姓的粮食。
一些商贾开始着急了,若是粮食悉数被县衙收去了,他们还做什么生意啊,好不容易粮食丰收了,想着从中赚取一些银子,要是县衙将所有粮食都收走了,他们岂不是喝西北风了。
眼看着源源不断的农户,前往县衙卖粮食,不少的商贾,纷纷找到了万成贵。
万成贵是江宁县新成立的商会的会长,能够直接和知县苏天成大人说上话的。
众多经营粮食买卖的商贾,透露出来的,是一个意思,县衙收购粮食是可以的,大家也不会反对,但要明确收购的数量,不能够全部都收购了,还是要留下来一些。
这里面,有商贾,也有部分的士绅富户。
他们总结出来一个观点,官府不能够与民争利。
万成贵找到了苏天成。
进入了三堂,万成贵擦去了脸上的汗滴,说实话,这样的差事,他是不愿意做的,可也没有办法,他是商会的会长,遇见如此大的麻烦了,必须要给苏天成禀报的。
“大人,草民也是无奈啊,众多的商贾,都找到了草民,诉说收购粮食的事宜……”
花了小半个时辰,万成贵说清楚了情况。
“万会长,这是你的职责啊,找到县衙,反映众多商贾的要求,这不是上面错事情,相反,你今后要坚持这样的做法,本官早就说过了,在江宁县,县衙和商贾之间,要做到双赢,这样才可行的,要是商贾都不能够做生意了,不能够赚到银子了,县衙也无法支撑了。”
万成贵点点头,想不到苏天成会这样说,他的内心,舒坦了很多。
“不过,有件事情,不知道万会长是否考虑过,本县的耕地,有一百四十万亩,官府如今能够掌握的,也就是九十万亩,算上所有的粮食产量,包括稻米、玉蜀黍、甘薯等等,总共也就是三百万石左右,农户总是要留下来口粮的,这样算起来,能够卖出来的粮食,也就是一百五十万石,县衙是必须要收购一百万石粮食的,余下的五十万石,让诸多的商贾收购,你看如何啊。”
万成贵很是吃惊,想不到这样的帐,苏天成身为知县,居然算的清清楚楚,当然,苏天成的话语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