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政客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协调会(1)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协调会(1)(3 / 4)

郑克友很是气恼,他也隐隐有些明白了,苏天成的认识,确实是很到位的,这些所谓的士绅富户,眼里看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根本不会去关心官府的情况,若是真的遭遇什么事情了,想着依靠这些士绅富户,那是天大的笑话。

做工作的过程,也是郑克友的认识,慢慢转变的过程,他开始逐步接受了苏天成的认识和观点,认为苏天成即将要做的事情,是非常有必要的。

江宁县县衙的官吏,想法早就不同了,这里面,卢天明的变化是很大的。

以前,卢天明谨小慎微,做事情非常的注意,在京畿县做事情,本来就要特别注意的,若是得罪人了,人家的身份都不一般,动动指头,他就承受不住的。苏天成来到江宁县之后,他以前的那些雄心,慢慢激发出来了。

其实大胆做事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越是害怕得罪人,越是不能够做好事情,越是被人家看不起,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今后都不要想着能够做什么事情了。

苏天成举荐他出任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这是巨大的跨越,京官和地方官,本来就没有可比性,自己虽然是正七品的京畿县县丞,可不管怎么说,都是佐官,不是主官,难以引起上面的注意,运气好,能够到其他的县担任知县,就很不错了。

可进入了都察院,成为了监察御史,前途就完全不一样了,今后的出路,很是广阔了,要么外派,成为知州甚至是知府,要么锻炼一段时间,进入六部。

苏天成准备动员江宁县士绅富户,售卖一些粮食,便于本县的商贾做生意,这是好事情,只是施行的难度是很大的,但卢天明是坚决支持的。

一年多时间过去,卢天明已经成为苏天成强有力的支持者,不管苏天成做出来什么样的决定,他都是毫不犹豫的去执行的。

刘仲基的变化,也是明显的,他曾经自诩为功利主义者,因为苏天成做事情,需要看到的,就是结果,往往不是很注意过程,从不适应到适应,刘仲基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的。

他毕竟是读书人,受到的教育不同了,儒家的思想,深入了内心,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很是吃惊苏天成的表现,和钱谦益当面辩论,之后和黄道周辩论,对东林书院,不是很在乎,甚至招募刘云清为幕僚,和东林党结下了梁子。

这一切的表现,在读书人看来,都是大逆不道的,所以说,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很少到县衙来拜访。

毕竟身在县衙,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苏天成做事情的风格,也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