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整合(3)(3 / 4)
可能的事情,而且这些地方,朝廷是暂时不会注意的,恐怕很多人也是不愿意去的。
与后金鞑子的厮杀,很快就要开始了,洪承畴、卢象升、张凤翼、秦良玉等人,到时候,都是主要的将领,是带领大军征伐的将领,军队的力量是绝对不能够削弱的,不能够彻底剿灭后金鞑子,不能够彻底的平定草原,大明就不能够稳定,内部任何的一次内讧,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说,苏天成最为信任的江宁营,是不能够动的,尽管说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完全可以派到诸多的地方去管理民政,可惜目前的时机不成熟。
苏天成首先想到的是张溥。
张溥的水平是不用说的,在读书人中间,也有着一定的基础,与苏天成之间的关系,更是紧密,能够争取到张溥,就可以稳定很大一部分的读书人。
苏天成足足考虑了半个月的时间,如何开始慢慢的整合关系,如何做的稳妥,如何的不引起怀疑,如何壮大自身的力量,这些都是需要慎重的,不能够操之过急,否则就有可能刀光血影,引发天下大乱。
一直以来,苏天成都是独自考虑这些事情的,他没有与任何人商议,也没有列出来具体的计划,所有的构思,都是在脑海中,到了这个时候,苏天成依旧是有些犹豫的,他不愿意推翻朱由检,不想主动的夺取朱家的天下,他和朱由检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也是受到了信任的,可惜这种信任,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事态的变化,会慢慢的消散,两人之间的矛盾,最终会爆发出来的,而且朱由检缺乏治国的能力,缺乏容人的肚量。
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苏天成全部都单独谈话了,这样的谈话需要技巧,谈话的结果,苏天成是很满意的,所有人都表态了,坚决按照苏天成的要求来做,绝大部分的军官,没有想到那么多,服从命令是他们的天职,上层的争斗,他们不会去关心,当然也有很聪明的,譬如说孙传庭和毕懋康等人,很快就明白了苏天成的意思。
令苏天成感觉到吃惊的是孙传庭的态度。
孙传庭非常的坚决,完全支持苏天成,言语之中,透露出来不容置疑的坚定,而且提出来了建议,剿灭后金鞑子,需要统筹各方面的力量,包括驻扎在辽东、大同、榆林、宁夏等地的边军,不仅仅是江宁营来完成这个任务。
毕懋康的态度,很是平淡,长时间的从事技术方面的事宜,毕懋康已经不是很关心政治上面的争斗了,不过毕懋康的认识是很明确的,通过江宁营的发展,通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