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 江湖游历易钗而弁 清泉古曲避胡从汉(3 / 4)
那少女静静地坐在清泉边的一块大石上,体态婀娜,一袭黑白相间的长袍紧紧包裹住了她玲珑有致的身躯,颈项之间戴着一串殷红如血的琥珀璎珞,刚健柔美兼而有之。少女足上,黑白相间的靴子与长袍颜色相称,靴面各绣一对白鹤,仙风道骨,翩翩然似欲乘风而去。
风中仍响着悠悠古乐,莫微蓝不禁向那少女手中看去,但见一物有项如轸,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赫然是一架凤首箜篌。
莫微蓝心中不由一惊,想不到在这胡地北国的草原之上,竟然能见到此物!
——箜篌乃是一种十分古老之弹弦乐器,最初称为“坎侯”或“空侯”,除却宫廷雅乐使用之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史记·封神书》中曾云:“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所著之《通典》中亦曾提到:“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
——唐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曾写道:“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眼前这少女所弹奏的凤首箜篌,原本却并非中土之物,乃是东晋之时由天竺传入中原,因以凤首为饰而得名。其形制与竖箜篌相近,曲颈项端雕有凤头。莫微蓝见她拨弦之手洁白如玉,指下流出之音更是柔美清澈,情不自禁地立在数丈之外静听。
就在此刻,草原上的风忽然略略转急,但见青丝长袍猎猎而舞,那少女的身躯竟似也要随风而去!随着青丝舞动之际,更露出少女那一张明艳无俦的面容。
但见她长眉入鬓,面靥莹白如玉,耳畔金饰华丽而高贵,身上紫衣映衬着一双深邃而清澈的眸子,那眼眸之中竟然充满了坚韧和刚强,与她适才所弹奏的曲调殊为不称。
莫微蓝年纪虽轻,江湖阅历却不算浅,也曾见过不少美貌女子,她自己更是相貌出众之人,此时见那少女容颜绝丽,眉宇之间还隐隐含着一股英气,虽然同为女子,竟然也不免为之暗暗惊艳。
此时,她并不知眼前的美貌少女是何身份,只知道她那宛若天籁一般的箜篌之声,仿佛草原上空漂浮着的一抹流云,无拘无束,毫无羁绊。
曲声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