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烽烟尽处 > 第二章 流光(二下)

第二章 流光(二下)(2 / 5)

伤亡!”众人立刻抬起头来,带着几分心虚的意味解释。

这是一句大实话!众人都是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文化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作战经验却一个比一个丰富。在最开始看到张松龄的设想之后,也觉得这个设想有些过于脱离实际。但是纸上谈兵,比得是谁给出的方案更为完美,而不是谁给出的方案更贴近现实。所以大伙讨论了一下之后,便接受了张松龄的设想。并齐心协力将其建设完整。

“战前制定计划,当然要努力以最精密方式来考虑!”听出大伙言语里的不自信,张松龄笑了笑,大声补充,“具体临战时情况会有所不同,但往粗了调整,总比往精细处调整更容易些。此外,配合娴熟程度是能训练出来的。平素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弟兄们的生命总比弹药宝贵,哪怕平素训练时花费大一些,也比他们上了战场后给敌人当靶子要强!”

“这个……”大队长陈辉低声沉吟,张松龄的某些观点,和他以往指挥作战的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些观点却符合军校里边灌输的作战概念。特别是‘平素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这句,乃为学校里每天都在强调的信条!几乎恨不得学员们将其刻进骨头里,令他想反驳鼓不起勇气。

“你们小组提出的方案,我刚才也粗略翻了一遍。两相比较,的确比我们小组的方案更切合实际,也更干脆利落!”张松龄想了想,继续说道,“但根据我以前跟日寇的作战经验,他们的韧性非常高,士兵的训练程度、心理素质、枪法准头,也远在我军之上。并且极其擅长把握机会。特别是一线作战部队,如果按照你们小组那个方案,万一无法迅速将其击溃,双方就会在战壕前方五十米范围之内陷入胶着状态,咱们这边的损失将会非常大!”

“嗯!”陈辉用力点头,脸色微红。在他以往的作战经验中,有无数次三板斧没能砍死敌人,然后不得不含恨撤离战场的先例。多到大家都有点儿麻木了,习惯于从敌我双方巨大的装备差距上找原因,很少考虑到,其实除了装备因素之外,士兵训练度不够,指挥者方案制定的太草率粗疏,也是导致战斗目标能否顺利的达成的重要原因。并且后两者弥补起来,远非缩短跟日军在装备方面的差距那么困难。

“我也觉得胖子说得有道理!领导之所以让咱们来读军事课,目的不就是让咱们的指挥水平能提高一些么?”有一名叫黄盛的组员站起来,低声给张松龄帮腔。

“是啊,我以前在七一七团的时候,就曾经吃过类似的亏。原本以为三两个冲锋就能拿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