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谋事在人(2 / 4)
己的优势。
摆在明面上的优势,远不如藏在暗中的优势杀伤力更大。
所以当司马懿企图给他施加精神压力的时候,他显得很轻松,轻松得近乎散漫。在别人的眼里,这就是大将风度,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自信从容。
经过撤退路的反击战,魏霸的将士们心中的威望与日俱增,邓芝虽然也用战绩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可是与魏霸比起来,他还是略逊一筹,只能无奈的被魏霸夺去了大部分的光芒。
与魏霸并肩作战既幸运,也不幸。幸运的是魏霸能给他很大的帮助,不幸的是他只能沦为陪衬。
“子玉,在想什么?”邓芝慢慢的走到魏霸身边,背着手,看着远处的魏军,轻声问道。
“我在想……陇右的战事。”魏霸转过身,微微欠身。不管在将士们的心目中他是如何的少年英雄,在邓芝面前,他就是晚辈,这点礼节还是必须的。
“陇右……可真让人担心啊。”邓芝长叹了一声,眉心微蹙。“子玉,你觉得丞相能……取胜吗?”
“胜负各半吧。”魏霸说道:“从双方的情况来分析,都有优势,也都有劣势,就看谁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遏制对方的优势了。”
“其实,丞相如果退守陇山,优势就会大大的增加。”邓芝偏过头,看着魏霸:“你以为呢?”
魏霸没有立刻回答他。邓芝的意思很明显,不是猜诸葛亮会不会退守陇山,进入关中,而是问他欢迎不欢迎诸葛亮进入关中。他把赵广安排到陇山去,意思很明显,看似挡住魏军的退路,其实也是挡诸葛亮的退路。
不过,这只具有象征意义,就像门没有锁,只用一根树枝别住,挡君子,不挡小人。诸葛亮如果想进入陇山,赵广肯定会放行,就算他想挡,他也挡不住。
“我想,丞相不会退入关中。”魏霸也话里有话的说道。
邓芝又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他已经知道了魏霸的意思,不欢迎你来,可是你真要来,我也不会撕破脸,把你拒之门外。可是他用了另外一个说法:诸葛亮自己不会愿意来。
这里面的微妙意思,邓芝也明白。魏家父子包括赵云在内,本来是个疑兵,是个牵制魏军主力的诱饵,诸葛亮在陇右的大军才是真正的主力。如果陇右丢了,本来当作弃子的关中就成了他此次北伐的最大收获,那将来论功,该如何处置?魏家父子是荆襄系的不稳定因素,赵云是元从系的代表,而支持他们的又是汉中大族为主的部曲和关中的天师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