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差距(4 / 4)
曹睿愿意谈判,根本原因就在于魏霸和李严联手,对魏国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而最终促使曹睿坐到谈判席上,却是因为魏霸在白狼山亮出了新式武器——马铠。如果魏霸不亮出马铠,曹睿不会接受谈判的邀请。费祎可是在几个月前就在江陵了,谈判的邀请也早就送到了洛阳,曹睿为什么现在才答应?
这个大局是魏霸布的,主动权一直操在他的手里,如果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完全可以把马铠藏起来,悄悄的装备完毕,给魏军致命一击。他也可以不接受曹睿谈判的要求,坚持要求曹睿投降。
他这么做,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曹睿愿意谈判,却不代表他愿意投降,他不可能给魏霸什么好处,那么魏霸可以得到的好处,必然在魏国之外。
是什么好处呢?诸葛恪想到了吴国。
吴国和魏国,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吴国就是魏国的前车之鉴。魏国肯定会提出比吴国更好的条件,而魏霸要想降低魏国的期望值,就要先降低吴国的待遇。
换句话说,魏霸布下了一个局,看起来要吃掉魏,实际上却是想先吃掉吴。他想到了第一层,诸葛亮却一下子想到了第二层。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谋略水平快要接近叔叔了,可是他发现,他离叔叔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未由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