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6)
,你若要领赏,可速去官府告发。太原阳曲城外有个五峰观,我就在那里,不会跑的。”
陈廷敬拱手施礼,道:“先生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还想请先生去寒舍小住几日,也好请教请教。”
傅山道:“令尊对我说过,道不同,不相与谋。告辞!”
傅山说罢,起身掉头而去。陈廷敬喊住傅山,道:“此去阳曲,山高路险。傅山先生,骑我的马走吧。”
傅山头也不回,只道:“不用,谢了!”
陈廷敬牵马过去,说:“傅山先生,道虽不同,君子可以相敬。您就不必客气。”
傅山略作迟疑,伸手接过马缰,说:“好吧,傅山领情了!”傅山不再多话,跨马绝尘而去。
老太爷在家急得团团转,只道:“廷敬太糊涂了!我以为他经历了这么多事,又中了进士,应该老成了。怎么还是这样?他今日见了傅山,会有大麻烦的!赶快把他追回来!”
正说着,陈廷敬回来了。老夫人揩着眼泪,说:“廷敬,你可把你爹急坏了!”
老太爷看见儿子回来了,稍稍放下心来,却忍不住还要说他几句:“廷敬,傅山先生的名节,读书人都很敬佩,你爹我也佩服。可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呀!你今日肯定闯祸了,只看这祸哪日降临到你头上!”
陈廷敬却道:“君子相见,坦坦荡荡,没那么可怕!傅山先生学问渊博,品性高洁,国朝正需这样的人才。他既然上门来说服我,我为何不可以去说服他?”
老太爷又急又气,道:“荒唐!幼稚!想说服傅山归顺朝廷的何止一人?很多比你更有声望的人,带着皇上的许诺,恭请他出山做官,他都坚辞不就。”
陈廷敬道:“正是像傅山先生这样的人若归顺了朝廷,天下就会有更多的读书人膺服朝廷。天下归心,苍生之福哪!”
老太爷没想到儿子这么犟,只好说道:“廷敬,记住爹一句话,傅山这种人,是为气节而活的,是为名垂青史而活的。百年之后书里会记载他,可是现如今朝廷随时可能杀了他!你不要为了这么个人,毁了自己的前程!”
老夫人劝道:“好了,你们父子就不要争了。家里还有客人哪!廷敬,衙门喜报一到,知府大人、知县老爷,还有亲戚们,都来道贺了。你改日还得去回礼。这会儿你什么都不要管了,去陪陪你请来的客人吧。”
陈廷敬陪同张汧在自家院子里四处看看,不时碰着忙碌着的家人,个个脸上都是喜气。两人来到院子西头花园,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