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1 / 6)
银子,下官只有看守之责,收支全由朝廷掌握。陈大人,您请!”
王继文领着陈廷敬进了藩库,但见里面装银锭的箱子堆积如山。王继文说:“账上一百三十万两库银全在这里。下官已安排好库兵,可一一过秤,请陈大人派人监督就是。”
陈廷敬笑道:“我管过钱法,一万两银子堆起来该有多少,心中大致有谱,也不一定一一过秤。”
王继文一听,千斤石头落地,忙道:“听凭钦差大人安排。”
陈廷敬忽然停下脚步,说:“把这堆银子打开看看吧。”
王继文命人抬来箱子,道:“请钦差大人过目。”
陈廷敬拿起一块银锭,看看底部,一个“云”字。陈廷敬放下银锭,并不说话。王继文望望陈廷敬眼色,吩咐库兵继续开箱。陈廷敬又拿起一个银锭,仍见底部有个“云”字。打开十来箱后,陈廷敬见银锭底部竟是一个“福”字;再打开一箱,银锭底部是个“和”字。
王继文脸上开始冒汗,不敢多话,只低头站着。陈廷敬道:“制台大人,这可不是官银呀?”
王继文马上跪了下来,道:“下官有事相瞒,请钦差大人恕罪!”
陈廷敬见王继文这般模样,实在想给他在下属面前留点面子,便道:“你们都下去吧,我同制台大人有话说。”
藩库里只有他俩了,陈廷敬请王继文起来说话。王继文爬起来,拱手谢过,说:“下官有罪,事出有因。云南被吴三桂蹂躏几十年,早已满目疮痍,民生凋敝。继文见百姓实在困苦,冒着背逆朝廷之大罪,私自把库银借给商家做生意,利息分文不取,只待他们赚了钱,便还上本钱。还算老天有眼,三年过去了,商家们都赚了钱,刚把本钱如数还上。银子尚未来得及重新翻铸,打上官银字号。不曾想,钦差突然来到,下官未能把事做周全。”
陈廷敬不太相信事情真有如此凑巧,便问道:“所有商家都把银子还上了吗?”
王继文说:“回钦差大人,都还上了。”
陈廷敬越发疑心了。生意场上有发财的,有亏本的,哪有家家都赚钱的?他一时又抓不住把柄,便说:“继文一心爱民,朝廷的银子也没什么损失,我还有什么话说呢?”
王继文又跪下来说:“虽然如此,也是朝廷不允许的,下官仍是有罪!”
陈廷敬说:“你写道折子,把事情原委说清楚,我自会在皇上面前替您说话的。”
王继文支吾着,不知如何答话。